就这样,这小子靠着几只破碗,一小把黄豆,硬是赚足了盘缠,朝着奉天市赶去。
一排的王根生可就没这么好运气,由于祖上都是老实本分的庄稼人,所以从小王根生就跟着家里务农。
是到了部队以后,有次打小鬼子的据点,没想到这小子扔了一颗手雷,这颗手雷竟然顺着小鬼子的机枪眼掉进了小鬼子炮楼。
这才发现了他投掷手雷又远又准的天赋,或许是得益于从小的劳作,他的双臂及下肢极其有力,而且因为平时需要经常挥舞锄头等农具的关系。
导致他四肢极其协调,所以才让他的手雷投的又远又准!可是离开战场,这些优势竟然成了他的劣势。
因为他除了务农,别的也不会,再加上天性憨厚老实,也做不出偷鸡摸狗之事。所以此行他不得已只能把自己打扮成乞丐。
一路沿街乞讨,行进的倒也还算顺利,不至于一路饿着肚子。
二排的李悦小日子就过的很舒坦,这小子跟和尚如出一辙,从小练武,想法也相对单纯。
1.8米的大高个,加上一身腱子肉,加上入伍后剃了个寸头,所以这小子到哪里别人都会避让三分。
此时这小子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每到一个地方如果没有盘缠就四处去打听哪里有欺负老百姓,投靠小鬼子的地主。
然后一个人大摇大摆的走到地主家要钱,如果地主不给就打,那些所谓的家丁护院完全不是这小子的对手。
虽然这小子名叫李悦,可是打起架来一点都不赏心悦目。总是仗着自己身材高大,拳脚功夫了得,上去就给人几招放趴下。
这一路上李悦靠着自己这一身功夫,每到一处都劫富济贫,抢了欺负百姓的地主后,只给自己留下少量的盘缠,其余的都送给当地穷人。
没想到这一路下来,竟然还给李悦留下了个《寸头大侠》的名声。以至于往后的几年。
当地的老百姓说起《寸头大侠》都会忍不住夸上几句。
“你们是不知道啊,当初寸头大侠路过此地时,拳打王地主,脚踢他家的护院,硬是从王地主手中抢了好些钱财。”
“后来寸头大侠把这些钱财都分给了咱们老百姓,哎,这世道,也不知道寸头大侠什么时候再来。”
说这话时,当地老乡脸上那种无比向往的表情令人充满了对《寸头大侠》的敬意。
五排的赵尕娃则是另辟蹊径,这小子当初是由孙德胜选来的。
孙德胜选人之时,早就听说这小子很能跑,能一天从早跑到晚,由于当时情况特殊,通讯手段落后,所以很多时候通讯兵都需要自己跑着去报告战情。
这小子一下子就被孙德胜选中带到了特战团。
此刻,他不像别的战士一样又是做生意,又是做大侠的。这下子什么都不管,就是朝着奉天的方向跑。
跑过了小鬼子的防区,跑过了中央军的防区,一路人虽然被很多人察觉,可是最后都把这些敌人甩在了身后。
甚至车队刚到几天以后,这小子就第一个到达指定地点。
第85章 各显神通的特战团战士[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