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三百九十四章再回朋友们![2/2页]

都市之玄武分身 清风生平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4处80项。2017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复函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5000年前,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出生并建都在郑州这片土地上
     上古时代,郑州属九州中的豫州之域
     夏朝早期,帝舜封禹建都于阳城(今登封王城岗遗址)建立夏朝,为夏伯。后夏朝迁都于阳翟(今许昌禹州)。
     帝舜在位三十三年时,将天子之位禅让给禹。十七年以后,舜在南巡中逝世。三年治丧结束,禹避居于阳城,将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商均。传说天下的诸侯都离开商均去朝见禹王。在诸侯的拥戴下,禹正式即王位,国号“夏”。
     3600年前,商朝第十任君主,仲丁即位元年,都城亳(今商丘)遭遇河决之害,遂将国都自亳(今商丘)西迁于嚣(亦作隞;今郑州商城遗址),商朝自此开始迁都。仲丁二弟外壬仍建都于此。
     仲丁三弟河亶甲自嚣(今郑州商城)迁都于相(今安阳)。
     西周灭殷后,周武王将其弟叔鲜封于管(今郑州市管城区)建立管国,当时周朝在郑州地区的封国,除管国外,还有郐国、东虢国、祭国、密国等。西周灭亡后,平王东迁洛阳,是为东周。但此时周天子己名存实亡,代之是诸侯兴起、互相争霸兼并的局面,而新郑则在“‘乱世”之际,作为一个重要都邑而兴起,并开始成为郑州地区的政治中心。春秋初年,郑国向东迁都于新郑(今郑韩故城遗址),国势强盛,在各诸侯国中地位显赫。韩哀侯二年(公元前375年),韩国灭郑国,将国都自阳翟迁至新郑(今郑韩故城遗址)。直到公元前230年秦国灭韩国,新郑作为郑、韩国都长达500多年。
     秦庄襄王元年(公元前249年),秦军攻入韩国,三川郡郡治洛阳,不久迁至荥阳,郑州市区所在的管邑隶属于荥阳下辖的京县。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秦又置颖川郡,郡下置新郑、苑陵(今新郑市东北),阳城(今登封市告城镇)等10县。
     汉王二年(公元前205年),刘邦进占洛阳后,改三川郡为河南郡,于郡内新置密、成皋(今荥阳市汜水镇)、故市(今郑州市区北15公里)、中牟等县,并将新郑、苑陵二县划入河南郡。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到嵩山封禅,划地置崇高县,不久,又置纶氏县(今登封市颖阳镇),皆属颖川郡。东汉改河南郡为河南尹,将崇高县并入阳城县。今郑州市区所在的管邑隶属于汉高祖所封闫泽赤为侯国的故市县,至汉武帝刘彻元鼎五年(前112年),故市侯国被废,管邑划归中牟县。东汉以后,“管邑”之名逐渐为“管城”所代,依属中牟县。
     魏晋南北朝时期,郑州地区战乱不断,郑州地区的行政建置变化较大,加之魏晋后改郡县二级制为州、郡、县三级制,使这一时期的建置变化更为复杂。
     其实本书写的这里已经是灯枯油尽了,不过靠的是每天的订阅才有写下去的动力。
    喜欢。
  

三百九十四章再回朋友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