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对于这些官员们上疏,朱载坖一律予以留中不发,但是对于奏疏什么的都予以批答,算是基本回归了正常,但是不少官员们接着上疏,认为隆庆二十年大庆,怎么可能让太子在外,请求朱载坖召太子回朝,朱载坖想了一下二十年大庆自己确实是需要一个工具人,同意是召太子回京。
而朱载坖最近频繁召见兵部、练兵军务处还有户部、五军都督府的官员们,主要是商量征虏的各种准备工作,为了征讨北虏,朱载坖命令辽东、女真、大宁诸镇官军和女真诸部搜集有关土蛮部的动向,同时查探当年的驿道是否还能够使用,提前调发各种物资到辽东和大宁两镇。
太仆寺等也要挑选优良战马,送入军中,还从京通仓调拨了大量的豆料拨给官军各部骑兵,从北直隶各处收购鸡蛋给官军的骑兵食用,而李成梁也不啰嗦,在仔细查看了官军的战马情况之后,李成梁向朱载坖上奏,认为官军战马的体力仍旧不足,而且战马娇贵,不能够大量使用生豆子,容易胀气,影响作战,这些调拨来的豆料要煮熟烘干之后,研磨,制定精料给战马食用。
李成梁还给朱载坖开列了一个详细的战马精料配方,大豆三成,煮熟烘干磨粉,玉米两成磨碎,油一成,草四成,还有战马所必须的粗盐等物,这个配方使得户部尚书王国光和总督仓场杨俊民极为不满,且不说将大量的黄豆煮熟之后再烘干磨碎要耗费多少的人力物力,就是油,不管是什么油,在现在百姓家中都是稀罕物,居然给战马吃,这还得了。
但是李成梁很淡定说了一句:“这些战马要跋涉千里,奔袭土蛮,没有足够的体力,还没到图们汗的汗庭就掉膘不能走了!”
朱载坖当然知道战马体力的重要性,现在也顾不上这么多的时候了,朱载坖要求户部给官军筹措相应的物资,务必要保证战马的体力。
除了战马之外,士卒们也要做好相应的准备,虽然朝廷是在春末征虏的,但是此时辽东等地仍旧是很寒冷的,该准备的衣物也必须要准备,而且要为士卒们准备轻便热量高的军粮,现在官军士卒们所携带的东西不少,甲胄兵器弹药等等,这些都是必备的物品,还要携带应急的口粮,对于士卒们来说,负重实在是太大了,朱载坖召集大将们还有尚膳监太监孟冲一道,商量军粮的事情。
官军士卒们的应急口粮,必须要小巧方便,便于携带,还要能够饱腹,之前的所谓炒米炒面,都过于沉重了,戚继光等人有些不明白,对于士卒们来说,能够临战时有炒米炒面吃已经是不错的,但是朱载坖人就不满意,认为太过于沉重了,士卒们带着这么沉重的干粮行军千里,显然是不现实的,尤其是奔袭的骑兵,每减轻一两的重量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极为宝贵的。
孟冲作为尚膳监,提出了一个想法,就是用大量猪油、糖和米麦粉像制作糕点一样制造成块状的军粮,这样以能够长期储存也足以饱腹,但是成本可不低。
在现在的大明,虽然糖已经不是特别奢侈了,但是也没有便宜到遍地都是的情况,大明的甘蔗种植是很广泛的,之前朱载坖就命令在台湾、广西等处推广甘蔗种植发展制糖,当
第1879章 明修栈道度陈仓(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