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847章 令行山岳皆耸动(八)[2/2页]

隆庆中兴 休息的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候,再度滥发盐引,受损的仍旧是这些商人。
     对于盐商们所抱怨的事情,汪无择都加以奏报,朱载坖也命令户部和总理盐政衙门与各督抚、运司、盐政分司一道商量引价,而总理盐政庞尚鹏首先是向朱载坖奏请统一引重,这个确实是大明现在一个大问题,各运司的盐引重要不一,如两淮是二百斤,两浙是三百斤,长芦是188斤,广东是二百六十四斤,各个运司的盐引重要都不一致,不便于朝廷核算成本。
     朱载坖也同意了庞尚鹏的奏请,以贰百斤作为天下通行盐引重量,这样便于核算,经过各运司核算之后,一引盐的成本大略是在600到700文之间,而朝廷一般在其中增加的盐税是6钱,核算下来,一引盐的成本价就在一元二钱到一元三钱之间,各运司的成本不一,相对而言,长芦盐场的成本最低,两淮、两浙成本要高一些,而天下的盐价大略在二十到三十文之间、
     庞尚鹏认为,将引价定在二元比较合适,这样的话,朝廷有足够的利润,核算下来一斤出场的成本约在十文左右,而朝廷就可以将盐价限制在三十文以下,在这个价格区间内,盐商还是有利可图的,因为现在私盐的价格也要在二十文左右,对于朝廷来说,将食盐价格控制在三十文以下,还是能够保证官盐的销路的。
     同时还可以采取增重的措施保证盐商的利润,对于朝廷来说,可以在部分私盐泛滥的地区为每引盐增重二十斤,给盐商增加利润,朱载坖同意了庞尚鹏的这个奏请,决定昭告天下,隆庆十九年的盐价为每引二元,每引重二百斤。
     为了加强朝廷对于盐商的管理,朱载坖下令在各主要的食盐产区,设立盐业商会,让这些盐商在巡按盐政御史的监督下选举总商,总商可以直接向朱载坖以密疏上陈盐政弊端,盐政、运司官员的贪污贿赂等事情,朱载坖同时还下旨,革除盐政中的一应规费,以减轻这些盐商的负担。
     而杜太后经过太医的治疗之后,反而有所好转,趁此机会,内阁再次奏请朱载坖令端王之国,朱载坖于是同意了让端王就藩,同时命令太子朱翊釴亲送端王之国,兼巡视北直、山东、南直等处,代天巡狩,祭祀孝陵。
     朱载坖同时派遣定国公徐文壁、武定侯郭大乾、潞国公马栋、魏国公徐邦瑞等一众勋臣,统帅京营一万人和羽林左卫、府军前卫等四卫亲军护驾,文华殿大学士申时行随同一道巡视,同时加太子整饬盐政,持节假节钺给令箭,朱载坖很清楚,朱翊釴也确实需要深入地方,而不是高居庙堂之上,虽然重臣们屡有上疏,但是朱载坖还是让太子南下。
     右都御史杨继盛请求陪同,朱载坖同意了,杨继盛比较长期在南直任职,熟悉情况,而且是朱载坖所信重的臣子,还有就是翰林医官们,也要随同南下,保障太子身体健康。
    喜欢。
  

第1847章 令行山岳皆耸动(八)[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