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太子出外,那是非常之重要的事情,重臣们未必会干,而且朱载坖要朱翊釴不以太子巡视盐政的身份出外,而是送端王朱翊钧就藩的身份南下,现在端王马上就要大婚了,大婚之后就是就藩,端王要前往漳州就藩了,太子作为长兄,自然是要前往亲送的,朱载坖让太子送远一点罢了。
之前已经有不少的大臣上疏请求端王大婚了,不过李贵妃一直不愿,因为一旦大婚,就是就藩了,李贵妃不愿意朱翊钧这么早就离开自己,不过现在已经是拖不得了,杜太后病重,不管是为了冲喜还是为了让杜太后没有遗憾,端王大婚都是必须要举行的了,朱载坖已经批准礼部所制定的大婚仪注,准备执行了。
大婚之后,自然是安排端王就藩之国,在漳州的王府也都已经准备停当了,只待端王之国了,朱载坖除了召见朱翊釴之外,还有就是汪无择也被朱载坖所召见了,朱载坖问道:“在锦衣亲军可还适应?”
虽然汪无择说是很适应,但是朱载坖很清楚,汪无择恐怕是很难适应的,他出身于尚书之家,后来又从事商贾,对于厂卫这样的特务机构恐怕是很难适应的,朱载坖也不希望他真的在厂卫中厮混,对于汪无择,朱载坖还是另有用途的,汪家毕竟是盐商大家族,尽管在汪道昆去后影响力有所下降,但是总的来说汪家现在的影响力还是非常之大的,汪无择作为汪道昆的长子,地位更是超然。
所以朱载坖希望汪无择充当皇室和盐商之间的纽带,为朝廷和皇室联系盐商充当桥梁,汪无择当然知道这其中的好处,这样一来,不管是自己还是汪家,都是有极大的好处的,盐商们最头疼是什么?就是各种无休无止的盘剥,面对盐官及势要的盘剥,盐商只能通过寻求权利更高且不会徇私的政治势力庇护。而在大明,除了朱载坖这个皇帝之外,还有谁能够帮助盐商压制这些官僚们?
所以朱载坖认为,对于盐商,是要采取打击和拉拢相结合的办法,毕竟盐商能够贡献大笔的盐税,这对于朝廷来说还是很重要的,所以朱载坖从朱翊釴引价商议制度出发,将盐商、朝廷、皇帝联系起来,朱载坖很清楚,一方面盐价与米价不同,并非自由调节的市场价格,而是盐商基于特许经营和垄断市场条件设定的价格,因此对两者价格的管理自然不能等同视之,另一方面,他又认为食盐和米粮在反映供求关系上具有一定共性,因此需要给予盐价一定的市场空间。
朱载坖的看法很简单,朝廷需要盐税,盐商需要利润,而百姓需要盐价能够承受,这都是需要博弈的,而且朱载坖所担心的并不是引价,而是到了百姓手中的价格,这才是真实的盐价,虽然朝廷制定了引价,但是并不意味着百姓就能够吃到平价食盐的,所以
第1841章 令行山岳皆耸动(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