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结束后,李怡拿着文件走进朱昭熙的办公室。她将一份报告放在桌上,神色严肃。
“明国、宁国、越国虽然加入了2.0计划,但问题不断。明国拖延发放工人补贴,宁国拒绝建立工会监督机制,越国则在股权转让协议上做了手脚。他们要么不落实承诺,要么遇到困难就想让虞国让步。这样下去,技术共享计划很难持续推进。”
朱昭熙站在窗前,望着玄中城街道上来往的行人。远处工厂的烟囱正冒着白烟,那是联邦配件生产联盟的工厂在加班加点生产。
“这很正常,改革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她转身回到办公桌前,“我们要做的,就是坚持原则,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策略。只要让他们看到技术带来的好处,慢慢就会接受我们的制度。”
李怡点点头,又补充道:“监察部还发现,明国研究院的人正在私下接触我们的技术人员,试图获取新型焊条的配方。”
“加强防范,但不要打草惊蛇。我们要给他们一个机会,看看他们是否真的愿意遵守规则。”
十二月中旬,联邦配件生产联盟宣布推出新型特种焊条和铁矿石预处理设备。新产品的生产效率比旧型号提高了百分之十五,价格却降低了百分之十。
朱昭熙召集劳动国际成员国开会,决定将这些新产品优先供应给遵守承诺、积极落实劳工权益的国家。韩国和代国因为完全履行了协议,成为第一批获得新产品的国家。
韩国汉城纺织厂的厂长李在民看着新到的设备,脸上露出笑容。“这些新机器能让我们的生产效率再提高一个档次。告诉工人们,这个月的奖金会增加百分之五。”
在代国的矿山,新到的铁矿石预处理设备正在安装。矿工们围在旁边观看,议论纷纷。
“听说这机器能减少粉尘,对咱们的健康有好处。”
“而且能提高矿石品位,咱们的工资也能多拿点。”
代国矿务局的负责人对工人们说:“劳动国际的技术援助是有条件的,我们必须保证工人的权益。从下个月起,所有矿工的工作时间将减少一个时辰,但工资不变。”
工人们听后纷纷鼓掌。这一消息很快传到了其他国家的工厂。
明国松江纺织厂的工人们听说韩国和代国的情况后,开始不满。工人代表找到厂长周启元,要求兑现之前的承诺。
“为什么韩国和代国的工人能减少工作时间,还能加奖金?我们这里连之前答应的一成工资都没涨?”
周启元无奈地摇头:“工厂刚投入大量资金更新设备,现在资金紧张。等生产稳定了,一定会给大家补上。”
但工人们不再相信这种承诺。三天后,松江纺织厂爆发了罢工。工人们举着标语,要求工厂兑现承诺,否则拒绝上班。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宁国和越国。宁国造船厂的工人发现,新型焊接设备需要特种焊条,而这些焊条只能从虞国进口,价格昂贵。工厂为了控制成本,竟然降低了工人的餐补。
越国钢铁厂的工人则发现,虽然引进了新设备,但工作环境并没有改善。工厂仍然粉尘弥漫,许多工人都患上了呼吸道疾病。
三国工厂的罢工情况越来越严重,影响了正常生产。朱祁钧、朱奠培和朱祁锂不得不再次召开紧急会议。
“我们必须做点什么了,”朱祁锂说,“工人罢工已经导致越国钢铁厂的产量下降了三分之一。如果再这样下去,我们将无法完成订单,面临巨额赔偿。”
朱祁钧叹气:“明国的情况也一样。工人们要求兑现承诺,但我们的资金确实紧张。”
朱奠培提议:“或许我们可以再次与虞国谈判,请求他们放宽条件,先提供技术支持,等我们渡过难关再落实承诺。”
第373章 暗流反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