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三十二年十月十八日,玄中城的联邦议事大厅东厅座无虚席。大明联邦议事阁与咨议院的所有成员按席位落座,长条木桌沿墙排列成环形,中央留出的空地铺设着深蓝色地毯,四周的灯光把大厅照的无比明亮。
厅内的气氛算不上热烈,所有人都有些兴致缺缺,毕竟大家都心里都有数,知道今天所谓的联邦事务总理换届,早已确定了最终的人选,这个流程也算是朱昭熙这些六大强国留给大明联邦最后的遮羞布了。
议事阁秘书清点人数后,用平缓的语调宣读选举规则。
投票采用无记名方式,得票过半数者当选,若无人过半数,则进行第二轮投票。”
话音落下,厅内响起一阵很难察觉到的嗤笑。坐在后排的小国代表们交换着眼神,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复杂。
他们中的多数人还记得联邦初立时的景象——那时各国虽有强弱之分,但“皇帝轮流做”的想法确是共识。
可随着时间推移,联邦的权力格局逐渐固化。
偶尔推出的小国代表,比如上上届的岷国皇帝朱徽煣,看似获得了六大国的共同支持,实则处处受掣肘。
联邦预算的审批权握在六大国组成的“财政委员会”手里,跨国项目的立项需经六大国一致同意,总理能做的,不过是签署已经敲定的文件、主持无关痛痒的会议。
“这次朱昭熙参选,倒是省了不少事。”坐在角落的岷国代表低声对身旁的鲁国代表说,“至少不用再猜六大国的心思了。”
鲁国代表点头:“以朱昭熙在前几天闹出的那一出,再加上她的虞国的钢铁产量能顶明、宁两国之和,纺织厂的机器连越国都在买,谁能争得过?”
他们的对话不算秘密。厅内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其余七位候选人不过是“陪跑”。庆国的朱秩煃擅长外交,却拿不出能与虞国抗衡的工业实力;肃国的朱禄埤虽然在之前各大国的推动下,积累了声望,可肃国的总人口还不及虞国一个省。
秦国的朱志邅、周国的朱子垕等人,更不用说,他们的本事都相当平庸。
投票过程比预想中更快。工作人员分发选票时,没有出现以往的犹豫,小国代表们大多直接在“朱昭熙”的名字后画圈,六大国代表则干脆利落地完成投票,连象征性的权衡都省去了。
半个时辰后,计票结果由秘书当场宣读:“朱昭熙,当选第九届大明联邦事务总理。”
没有掌声雷动,只有一阵整齐的起身,按照礼仪,所有人向新当选的总理致意。朱昭熙从席位上站起,微微颔首,扫视着场下的所有人。
她的席位位于环形会议桌的主位旁,之前刚由工作人员重新布置,桌上只放着一个黄铜水杯和一份大明联邦的统计简表,与其他代表的桌面并无二致。
就职仪式紧随其后。联邦宪章保管官捧着镶金的宪章副本,站到中央空地的发言台前。朱昭熙走上前,左手按在宪章上,右手举起,用清晰的语调宣读誓词。
誓词念毕,厅内再次恢复安静。所有人都在等待
第356章 成功当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