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南武洲三十三国的皇帝齐聚南武洲的锦官海(地中海)的芙蓉岛。这座由大明联邦军援建的城市,因地处三十三国地理中心,三年前被三十三国确定为南武洲事务非正式协商地点。
     三十三个皇帝的面前都放着两份文件:南煦洲开发公司的章程摘要,以及联邦议会关于34;非国家实体合作34;的司法解释。
     34;越系十国的章程第17条写得很清楚。34;鲁申国皇帝率先发言,他面前的文件上用红笔划出关键句,34;公司作为经济实体,其决策仅需成员国皇室认可,无需联邦议会备案。34;
     辽简国皇帝补充道:34;司法解释也明确了,只要不涉及主权让渡,联邦无权干涉成员国间的经济协作。他们用39;公司39;名义统合资源,本质上是钻了规则的空子。34;
     会议厅内陷入沉默。三十三国的处境与越系十国截然不同。后者源自越国同一皇室分支,建国初期便共享开发计划,而三十三国分别出自南洋十三国的不同宗室,彼此间既有母国的历史纠葛,又存在资源竞争。
     以铁矿分布为例,晋韩国与秦汉国的矿区仅隔一条河流,过去五年因采矿权冲突已爆发七次边境摩擦。
     34;问题不在规则,在基础。34;蜀田国皇帝敲了敲桌面,34;越系十国的关税早在十年前就统一了,我们这里光度道路规格就有七种。上周鲁申国的纺织机运到晋唐国,差点因为道路的问题,把纺织机给折腾坏了。34;
     这句话戳中了要害。联邦统计局的最新报告显示,南武洲三十三国的内部贸易成本,比越系十国高47%,主要源于标准不统一、物流不畅和关税壁垒。即便在明国推动的34;中武南武道路网34;贯通后,货物跨国务实仍需经过三道检查,平均延误时间达四天。
     34;可以分步骤来。34;代湘国皇帝提议,34;先成立技术性的协调机构,统一道路宽度、水泥规格这些基础标准。这部分工作不涉及主权,联邦不会反对。34;
     该提议获得普遍认同。三天后,三十三国签署《南武洲技术标准公约》,约定在六个月内完成度量衡、工业零件、农业种子的标准统一。明国为表支持,承诺提供两百名技术人员协助校准设备,条件是优先采购明国的机床。
     但更深层的整合很快遇到阻碍。当讨论成立联合开发公司时,分歧集中爆发:晋韩国坚持按国土面积分配股权,因其疆域占三十三国总面积的12%。
     秦汉国主张按工业产值比例,其钢铁产量占南武洲总量的31%;楚吴国则提出按人口计算,该国移民后裔已达两百三十万,居三十三国之首。
     三种方案背后,是不同的发展路径。晋韩国侧重农业拓殖,楚吴国以人口红利为优势,秦汉国则靠明国技术支持早早完成工业化。争执持续了两周,最终因鲁申国与晋韩国的边境冲突再起而被迫中止。
     34;根本问题在于制度差异。34;芙蓉岛的明国探子在给朱祁钧的密信中写道,34;十七国仍维持传统的领主制,十国已转向君主立宪,六国试行社会主义改革。用同一套公司体系统合,如同将棉花和铁矿扔进同一个熔炉。34;
     僵局在一次和虞国使者的谈话中被打破,南武洲各国基本上都处于同一水平,国土有大有小,大家甚至可以通过国土置换,把理想目标相同的国家聚拢在一起,吃点

第330章 抱团取暖[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