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此举,利国利民,更好的为大明选出适合的官员,可谓是对症下药。”
     “尔等莫要多言!”
     “下官遵命。”
     众考官不知道的是,他们所说的话,是随着考卷一起被锦衣卫、廉政司密探传至朱慈烺跟前的。
     对于本次科举,朱慈烺重视无比。
     怎么可能不派人监视,严防有人弄虚作假。
     双重保险!
     朱慈烺边阅卷边道:
     “文安真乃朕之子房也!”
     自己的心腹大臣兼老丈人,能够与自己的政治立场相一致,朱慈烺还是很开心的。
     送到朱慈烺面前的考卷,已经是经过千挑万选出来的。
     可朱慈烺还是很不满意。
     “什么狗屁东西!”
     “朕问的是治河,你答祖制不可违,庸腐之辈,罢黜!”
     “平夷策,纸上谈兵之辈,若要你入铁血军为一排长你都不够资格,罢黜!”
     众多卷子,也就不足二十份能够入得他眼。
     经学一道,朱慈烺罢黜了考生无数,最终获得殿试资格的,也就不足二百人。
     就这还是朱慈烺不想让朝堂动乱强行忍耐之下的结果。
     轮到格物新科,朱慈烺的标准则是放宽松了不少。
     这一科的考卷,是由他亲自出题的。
     他所掌握的知识,比起后世文明的宝库,虽然也只是沧海一粟,但也足够冠绝这个时代了。
     这些题,考生们答不上来也算是情有可原。
     另外一方面,朱慈烺要通过大量录取格物一科考生,来告诉天下人。
     想要科举,就学格物!
     以此减少传统儒家学子。
     这一科,录取的人数足有经学两倍之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殿试名榜发下时。
     百官一片哗然。
     就算众官员心中对天子有敬畏,也还是忍不住议论了起来。
     “这经学一道怎么只录了这么点人,陛下这不是故意打压我等吗!”
     “陛下这不是要我等做罪人吗?这榜单要是张贴出去,愤怒的考生不得问候我全家!”
     “唉,看来我等注定要夹在中间,背上恶名了!”
     “若是这样下去,经学一道必将没落,我们还是得恳求陛下再添几人名额吧!”
     “对,我们这就去跪在武英殿前,求陛下收回成命!”
     一众有心卫道的官员长跪在武英殿前。
     “陛下,若此榜单张贴下去,考生恐怕会动乱啊!”
     “陛下,经学传承已久,若是如此结果,恐怕不足以让考生信服啊!”
     “臣等恳求陛下收回成命!”
     面对群臣的苦苦哀求,朱慈烺没有丝毫心软:“一群蠢货,朕要他们干嘛!”
     “不信服,你们就让那些考生信服,不然朕要尔等何用?”
     “愿意跪,你们就跪着吧!”
     最终。
     拗不过陛下的众官员,还是将科举名榜张贴。
     一匹匹送捷报的快马奔驰在南京城中,穿梭在各个大街小巷中,为中进士者道彩!
     很快,全部通知结束。
     每次科举结束后,都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不过这一次愁的人格外的多。
     贡院外,有人哭着叫喊:“不可能,我从六岁就开始背书,四书五经倒背如流,我怎么可能落榜!”
     “吾亦名落孙山,不,这背后定有蹊跷!”
     ……
    喜欢。
  

第178章 新科举[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