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兵器的武士,数百匹曳车的战马,一列列、一行行,持刀戟冲锋陷阵的锐士;手持弓弩,凝箭待发的弓箭手;身披铁甲,手持长铍列阵向前的甲士;扬鞭纵马的骑士;双手扶剑,气度非凡的将军……
然而没有战旗猎猎、没有铁蹄雷动、没有金戈交击、没有杀声鼎沸,眼前一切都只是一群花岗岩构成的石像,就如秦俑般的庞大石像群,然而与秦俑的神秘肃穆不同的是,这些石像充满了动态与张扬,他们是一支正在冲杀征战中的军团。
无论是单体还是群像,都具备了摧毁一切的凶威煞气,征服的本色,浑雄磅礴无法阻挡。
王黎正独自一人,静坐在这数千石像组成的军团之前。
这里仍然是他的房间,只是他利用每一场任务之后改变一次房间构造的机会,造就了这支军团。
王黎在思考,他在回顾、消化自己自进入主神空间以来的武道进展。
武道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有了与自然抗争,有了与猛兽相搏,有了与同类厮杀起,就有了武,那些学武用武的经验,结合种种武的精神传承下来,就变成了武道。
正如中华传统武学中的形意拳,主要套路多是摹仿一些动物的捕食及自卫动作而成,即所谓“象形而取意”,不求形象但求意真,如龙、虎、猴、马、鼍、鸡、鹞、燕、蛇、鸟、鹰、熊、等等。正是人类与猛兽斗争,向动物学习的一种体现,练习者如果不追根溯源,学猴拳的揣摩猴子的体态动作,学蛇拳的观察蛇的攻击特点,就会始终难以领悟拳意把该拳种修炼到宗师之境。
至于八卦拳,太极拳,却与古代战场的搏杀有关,如“铁山靠”与刀盾兵以盾撞击对方有关,“捻雀尾”源自步兵用于钳制对方长矛的动作,八卦的很多招式是从大刀、单刀中演化出来的,太极也有许多来自戟法,锤招的东西。
王黎曾常年在荒山野岭,原始森林中生活,与各种猛兽相斗,观察它们的动作,所以对于最古朴原始的形意拳意体会至深,甚至在他仅仅与两只爬行者过招之后,他已经能够在以后的训练中模仿爬行者的动作在墙壁上飞速爬行并瞬间让自己从墙壁上发动凌厉迅猛的攻势。
但是他作为现代人,对于源自古战场的拳意本源始终难以再现,虽然加入军队,但是现代军队始终与古代军团不同,虽然他曾经去观察秦俑,从古画、历史记载中体验古代军团作战的感觉与意境,却始终相差仿佛。
直到他从方天画戟中体验到杨再兴那股杀意气势,以及古战场征战的气息,加上火并亡者军团之后,他才算是真正体验到那份古战场的意境,令自己的。
王黎默默静坐着,突然站起,一掌劈出。
此掌凛冽如刀,而且是春秋大刀,沉重,凶猛,霸道,锋芒虽不凌厉,却古朴厚重,直截了当,当者披靡,一招既出,竟然隐隐间竟然带着一股浓烈的血腥之气,就像一位威风凛凛纵马驰骋敌军之中的勇将,铁血激扬,勇往直前,逢山破山,遇水过河,劈出万军之中直取敌魁首级血淋淋的一刀。
喜欢。
第517章 训练(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