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22章 黑暗势力的冒出[1/2页]

很平凡的一生吧? 莲花心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大同府西城的暮色总比东城沉得快些。残阳刚掠过城墙垛口,街角的阴影里就窜出几个裹着羊皮袄的身影,靴底踩着冻硬的泥块,发出 “咯吱” 的声响 —— 这是西城的 “规矩”,日头一落,便是三大势力的天下,而他们的立场,从根上就泾渭分明。
     最横的是 “黑石部”,也是西城势力最强的一方。这群契丹汉子个个青面獠牙,领头的前契丹鹰军百夫长萧骨,左手缺了根小指,正是当年跟李星群骑兵对仗时被削掉的。他们盘踞在西城北门旧粮仓,从骨子里就憋着造反的念头。白天装作商贩蹲在市集角落,眼神像饿狼般盯着来往行人的钱袋,实则在清点能拉拢的壮丁;夜里提着弯刀挨家挨户 “借粮”,哪家敢关紧门,第二天门板上准会插着颗血淋淋的狗头,以此立威。上月有个汉人货郎不肯交 “过路费”,被他们吊在城门楼子上活活冻成冰坨,到现在那截麻绳还在风里晃悠。萧骨常拍着腰间狼牙棒骂骂咧咧:“姓李的占了咱们的草场,迟早要把他砍成肉泥,让大同府重新插上契丹的狼旗!” 他们的帐篷里堆着偷来的铁器,正由掳来的铁匠连夜打造成弯刀,篝火映着帐外木桩上绑着的汉人俘虏,惨叫声能传到东城根 —— 这些都是他们为造反储备的 “祭品”。
     稍弱些的契丹势力 “夜狸子”,心思藏得极深。领头的萧巧儿是个脸上总蒙着黑纱的女人,据说年轻时在辽宫当过低等宫女,露在外头的眼睛像淬了毒的针。他们不想造反,只盼着架空李星群,在西城搭建属于自己的地下王国。白天混在乞丐堆里听墙角,谁家藏了金银、谁家跟东城有往来,晚上准能摸得一清二楚;他们不抢粮食不杀人,却比黑石部更让人胆寒。前几日有个汉人士绅想偷偷给东城送密信,半夜就被发现吊在自家房梁上,舌头被割了,嘴角还被缝成诡异的笑脸,这是在警告所有人:西城的信息渠道只能由他们掌控。萧巧儿在西城破庙里设了 “暗市”,只要给钱,官府布告、谁家隐私都能买到,她常对属下冷笑:“硬拼是傻子才干的事,等姓李的成了聋子瞎子,这城的地下生意,自然由咱们说了算。” 可他们终究是契丹人,打心底里瞧不上汉人,即便和汉帮有利益往来,也从未想过真正联手。
     唯一的汉人势力 “汉帮”,算盘打得噼啪响。领头的张茂是前齐旧吏之子,总穿件洗得发白的儒衫,手里摇着破扇子,见人就拱手作揖,背地里却干着最龌龊的勾当。他们也想建立自己的地下势力,却因汉人身份,和 “夜狸子” 始终隔着条鸿沟。张茂专坑同胞:用掺了沙土的粮食换东城铁器,再转手卖给黑石部赚差价;把想逃去东城的汉人捆起来,按人头卖给萧巧儿换消息。西城唯一的药铺是他开的,寻常风寒要价半两银子,若是治黑石部打伤的伤口,就得拿女儿来抵。有次个老汉拿祖传玉佩换药,他接过就扔给旁边契丹护卫:“这成色,够换三副蒙汗药了。” 张茂总跟左右念叨:“姓李的信不过咱们汉人,萧巧儿又打心眼儿里看不起咱们,等他们两败俱伤,西城的地下生意自然由咱们说了算。” 可他心里清楚,就因为自己是汉人,萧巧儿永远不会真心跟他合作,上次想联合垄断西城盐市,萧巧儿表面应着,转头就把消息卖给了黑石部,让他白赔了二十石粮食。
     这三方势力像三条毒蛇,盘踞在西城泥沼里。黑石部看不起夜狸子的 “没骨气”,夜狸子瞧不上汉帮的 “苟且”,汉帮又恨着黑石部的蛮横和夜狸子的提防。那日在破庙里分赃,萧骨的手下抢了张茂半袋银子,张茂刚要翻脸,萧巧儿就笑着递过壶酒:“都是为了在西城讨口饭,犯不着动气。” 酒液晃出壶口,被冻土吸得干干净净,就像他们之间脆弱的平衡 —— 谁都知道,这种平衡随时会被打破,而种族的隔阂,让他们永远成不了真正的同盟。
     东城的巡夜鼓声传来时,西城的三大势力正各自盘算着。萧骨的弯刀磨得发亮,萧巧儿的密信写了半截,张茂的假药刚装箱 —— 他们都以为自己是这约法三章下的赢家,却不知李星群站在东城箭楼上,早已把这一切看得清清楚楚。
     西城的天总是灰蒙蒙的,像蒙着层洗不净的血污。在三大势力的铁蹄下,百姓的日子早已成了熬不出头的苦役。
     黑石部的 “借粮” 越来越勤,从每月一次变成三五天就来敲一次门。有户契丹人家藏了半袋过冬的糜子,被萧骨的人搜出来,男人当场被打断了腿,女人哭着求饶,却被他们拖进帐篷糟蹋了整夜,第二天那顶帐篷前就多了个新坟堆。汉人更惨,张茂的药铺把 “救命钱” 抬到了天价,有个孩子发痘疮,爹娘卖掉了唯一的耕牛才换来得药,拆开纸包却发现是把灶心土,等抱着孩子跑到东城门口时,那孩子早已没了气。夜狸子的眼线像苍蝇般盯着每家每户,王屠户偷偷给东城送了回肉,夜里就被人割了舌头,现在见人只会发出 “嗬嗬” 的声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巷子里的哭声越来越稀,不是不痛了,是连哭的力气都没了。有胆子大的开始往东城跑,起初是趁着月色翻墙,后来发现守城的士兵只盘问不拦阻,便大着胆子走城门 —— 李星群早吩咐过,只要能说出自己名字和住址的,一律放行。
     最先逃到东城的是个叫翠儿的洗衣妇,她男人被黑石部抓去打弯刀,至今没回来。刚到东城时,她见巡逻兵查得严,连买菜都要报上住址,吓得直哆嗦,总觉得这 “严格” 背后藏着更狠的规矩。可过了半月,她发现晾在院里的衣裳从没丢过,买米时掌柜的敢当着官差的面称足分量,甚至有次孩子打翻了油壶,官差过来只让她照价赔偿,没打也没骂。
     “还是这边好啊。” 翠儿跟同乡念叨时,手里正搓着东城官署发的新皂角,泡沫白花花的,映得她眼角的皱纹都软了些。越来越多的人跟着她往东跑,有契丹牧民,也有汉人商贩,他们起初怕大启的律法太严,可真住下来才明白,那些条文虽多,却像道挡风的墙 —— 至少不用怕半夜有人踹

第722章 黑暗势力的冒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