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槐树的树洞里,住着一只名叫糯米的小刺猬。他的刺不像别的刺猬那样尖尖硬硬,而是软乎乎的,像撒了一层白芝麻,所以妈妈总说他是“没长好的”。糯米每天最期待的事,是傍晚坐在树杈上看夕阳把云朵染成橘子味的糖浆,还有就是听树洞里的老座钟讲睡前故事。
老座钟的钟摆是用月光凝固成的,每晃一下就会掉出一粒银闪闪的碎屑,落在地上变成会发光的苔藓。它总说:“在月亮最圆的夜晚,往东边数第三颗最亮的星星扔一颗浆果,就能接住从天上掉下来的星星糖。”
糯米把这句话刻在了心里。他每天都会去森林边缘的浆果丛里挑选最圆最红的果子,装进背上的小竹筐里。松鼠阿栗总笑话他:“星星是石头做的,掉下来会砸破脑袋,哪会变成糖?”糯米从不反驳,只是把浆果擦得更亮些。
秋风吹黄第一片银杏叶的时候,老座钟突然停了。它的钟摆不再晃动,发光的苔藓也渐渐黯淡。修钟的猫头鹰爷爷绕着座钟飞了三圈,叹着气说:“钟摆的月光快耗尽了,得用星星糖的碎屑才能修补。”
糯米的爪子攥紧了竹筐的绳子。那天晚上,他第一次没听故事就爬上了床,软刺里藏着三颗最大的浆果——他要去摘星星糖。
森林的夜晚比想象中黑得多,萤火虫提着灯笼匆匆飞过,却不肯停下来指路。糯米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落叶上,软刺勾住了不少枯枝。走到溪边时,他看见一只螃蟹正举着钳子发愁,原来它的壳被急流冲掉了一块,露出的嫩肉在月光下泛着粉。
“我帮你找找吧。”糯米把竹筐放在石头上,用爪子拨开溪底的鹅卵石。螃蟹不好意思地说:“我知道星星糖的事,去年有颗糖掉进溪里,变成了能让壳变硬的珍珠。”它往上游指了指,“顺着水流走,会遇到守夜的老狐狸,他知道星星在哪颗树上睡觉。”
找到螃蟹壳的碎片时,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糯米把碎片递给螃蟹,看着它用黏液小心地粘好壳,突然想起自己还没问老狐狸的住处。螃蟹晃了晃钳子:“他总在黎明时坐在山楂树桩上数露水,你跟着沾着露水的蜘蛛网走就行。”
蜘蛛网在晨光里亮晶晶的,像撒了一把碎玻璃。糯米跟着网的方向穿过榛子林,果然看见树桩上坐着只毛色发红的老狐狸,尾巴尖沾着片枫叶。“小家伙,你的浆果快蔫了。”老狐狸的声音像枯叶摩擦,“要摘星星糖,得先让浆果吸足月光。”
他从树洞里掏出个陶瓷小碗,碗底画着银色的月亮:“今晚把浆果泡在碗里,放在月光能照到的最高处。记住,不能让露水沾到碗沿,不然星星会以为你在骗它。”
糯米捧着小碗往回跑,路过蒲公英丛时,看见一只断了翅膀的蝴蝶正趴在绒毛上哭。“我本来要去南方的,现在飞不动了。”蝴蝶的翅膀像被揉皱的彩纸,“听说星星糖能让翅膀重新长出花纹。”
糯米想了想,从竹筐里拿出一颗最小的浆果:“等我拿到星星糖,分你一半。”蝴蝶破涕为笑,用触角碰了碰他的软刺:“我知道哪里能找到最高的月光,老槐树的树顶有个喜鹊巢,那里的月光最稠。”
夜幕降临时,糯米背着陶瓷碗
《星星糖的秘密》664[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