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抚过小女孩的笑容。
一整天,他没提那张纸。
直到深夜,洛倾颜在书房整理资料时,发现那张照片已被翻了过来,背面多了一行字迹——
“如果这能帮到更多阿禾,我愿意讲出来。”
她轻轻笑了,眼角微湿。
第二天清晨,两人并肩坐在书桌前,她打开电脑,他摊开笔记本。
“叫‘一本书的旅程怎么样?”她问,“城市的孩子捐出一本旧书,附上一张手写寄语,我们把这些书带到云岭,再把那里的孩子读完书后的感想寄回给捐赠者。让每本书,都走一段有温度的路。”
他点头:“好。但不能只卖情怀,得有透明账目,每一分钱去向都要可查。”
“当然。”她打开募捐平台草稿,“我联系了几位教师朋友,她们愿意组织学生参与。第一批目标,一百本书,看看反应。”
他看着屏幕,忽然说:“我来转发。”
她抬眼:“你?”
“嗯。”他接过她的手机,登录社交账号,敲下一段话:“我七岁那年,把最后一本书送给了一个叫阿禾的女孩。她问我还能不能再见到我。我说能。可后来,我再也没回去。现在我想完成那个承诺——从一本书开始,建一个属于他们的图书室。”
他按下发送键,头像旁的“已发布”字样轻轻跳起。
洛倾颜看着那条动态,心跳微微加快。
二十四小时后,视频播放量破百万。
评论区里,有人写道:“我女儿昨晚挑了五本书,每本都写了‘希望你读得开心。她问我,妈妈,那个阿禾姐姐后来上学了吗?”
还有人留言:“我们小区亲子群已经自发组织了捐书角,第一批五十本,下周寄出。”
第一笔公众捐款到账,金额不多,两百元,备注写着:“给阿禾的妹妹。”
洛倾颜一条条翻着,眼眶发热。
顾逸尘站她身后,看着屏幕滚动的留言,忽然说:“原来故事真的能走路。”
她回头看他,笑了:“因为讲故事的人,终于愿意走出来了。”
他们决定趁热打铁,策划一场线上义卖。征集的书籍将由城市孩子亲手包装,附上寄语卡片,再通过直播拍卖的形式筹集建设资金。每本书的拍卖页都将附上阿禾的故事,以及云岭小学的现状照片。
“要不要放那张合影?”她问。
他沉默片刻:“放吧。但别说是她,就说‘一个曾因一本书而坚持读书的女孩。”
她点头,正要保存页面,手机忽然震动。
一条私信弹出——
“我就是阿禾。”
洛倾颜的手指僵在屏幕上。
发信人头像是一个朴素的书本图标,简介只有四个字:“读书长大。”
她没敢点开详情,只是抬头看向顾逸尘,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她……回来了。”
喜欢。
第846章 洛倾颜助力慈善事业[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