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斜照进走廊,钢笔在洛倾颜掌心轻轻一硌。她刚从电梯出来,手指还残留着口袋布料的微温。昨夜发送邮件时的平静早已沉淀为一种笃定,像走完长路的人听见身后门轻轻合上。
她没再看手机,也没翻包确认材料。只是将笔稳妥地塞进西装内袋,金属笔帽贴着胸口,有点凉,也有点稳。
会议室的门开着,里面已有三个人影。她抬脚迈入时,听见一句“苏曼你这次准备得真充分”从圆桌旁传来。几份文件整齐摊开,有人正笑着递咖啡。洛倾颜没停下,径直走到自己的位置,将打印好的陈述材料轻轻放下。
封面那行字清晰可见:“一个人的成长可以点亮一群人。”
她抬头微笑,目光扫过在座的几位评委。技术副总监坐在正中,眉头微蹙,正翻看她的材料。她没回避,只将笔记本打开,默默浏览最后一遍PPT。
轮到她上台时,空调的风刚好吹动投影幕布的一角。她站定,按下遥控器。
“各位好,我是洛倾颜。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不只是我做过的项目,更是这些项目如何让团队走得更远。”
画面切到智慧城市系统故障响应的案例。她语速平稳,数据清晰,讲到凌晨三点协调三方通话时,台下已有两位评委微微点头。
直到她切入“供应链系统对接”一页,技术副总监忽然抬手。
“等一下。”他声音不高,但足够打断节奏,“你说建立了协作模板,可我们技术部上个月还在抱怨,你们项目组排期太硬,根本不考虑开发周期——这叫赋能?”
空气瞬间凝住。
洛倾颜没有慌。她只轻轻一点,调出一张备份页。
“您提到的排期争议,发生在今年三月。”她指着屏幕上的会议纪要截图,“这是当时我提出的三套测试方案,由技术部自主选择执行路径。最终他们选了B方案,比原计划还提前两天上线。”
她顿了顿,语气不变:“至于‘硬性排期的说法,我想可能是沟通误会。我们从不强加流程,只提供选项。”
台下一片静。
她继续道:“项目结束后,技术部主动申请将这套协作模式纳入新人培训资料。上个月,他们还用这个模板完成了两个紧急需求对接。”
她说完,没人再质疑。
人力资源总监翻了翻手里的记录,忽然问:“你材料里提到要建‘新人成长档案,还组织经验分享会。听起来很好,但这类计划往往一开始热闹,后来就没人管了。你怎么保证它不是一阵风?”
第835章 晋升考核的精彩表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