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
燕清欢便打算亲自出城施粥。
常大人立刻阻止道,“娘娘,城外灾民情绪不稳定,您是千金之体,实在不宜涉险,这施粥的事情还是让下面人去办吧。“
“常大人,正是灾民情绪不稳定,本宫才要亲自出去,否则要是有人趁虚而入,鼓动灾民,届时要是发生灾民攻城的事情,只怕您也会被牵连其中。”
常巡抚大惊,“不会吧,这些灾民没这个胆子吧。”
“常大人,凡事往最坏的方面想总没问题,这些灾民逃窜到此本就蹊跷,本宫若是避而不见,他们势必会怀疑官府的信誉,再受人挑拨,做些过激的事情也不无可能。”
常大人虽然觉得燕清欢的话有些危言耸听,但现在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既然娘娘有此决心,那下官就陪娘娘一起出去。”
“好,那就有劳常大人了。”
两人率了一队官兵出了城门。
刚把粥铺支开,灾民们就围了上来。
“官爷,求求你们,放我们进城吧!”
常大人脸色一变,听说路上的灾民还有二三十万,这城池根本容纳不了这么多人,而且还会严重影响城市原本正常的生活秩序。
他是不可能放人进城的,就是施粥还是看在贤妃娘娘的面子上。
“尔等都是盐海百姓,不在盐海好好待着,却跑来我泗波省,是何道理。”
“官爷,朝廷不管我们盐海百姓,听说泗波粮食充足,我等走投无路,只能来此讨生活。”
“胡说八道,朝廷派了贤妃娘娘做赈灾使,主持盐海灾情,你们怎么能说朝廷不管你们。”
灾民们听到这,纷纷抱怨起来,“狗屁的赈灾使,我们连口粥都喝不上了,要是继续待在盐海,只有死路一条。”
“你放肆,既然敢辱骂娘娘,给我把此人抓起来。”
一旁的官兵正要拿人,燕清欢开口阻止道,“且慢,常大人。”
常大人回头恭敬道,“娘娘,这些刁民言语无撞,下官这就教训他们。”
“常大人,不必了,让本宫和他们说几句。”
“是,娘娘。”
燕清欢走到人前,难民们一看是一位女子,纷纷交头接耳起来,讨论着这女人是谁。
燕清欢眼神扫过灾民,“本宫就是贤妃,也是盐海的赈灾使。”
灾民们顿时议论纷纷,“这就是赈灾使?”
“皇上也是糊涂,让个深宫的女人做赈灾使,看来根本没把我们当回事。”
“哼,什么赈灾使,居然还有脸出来。”
常大人听着下面的议论,头上冷汗直冒,他是知道燕清欢为了解决赈灾的钱粮问题,已经派了人去围剿海盗的。
为防止消息泄露,这事只有他和曹总督两人知道。
说起来他们还是很佩服燕清欢的,现在看到燕清欢被灾民误会,当下就想解释,“你们这些刁民,知道什么,贤妃娘娘为了你们,可是费了不少心力,就说这赈灾的银两,贤妃娘娘一人便筹集了大半,另外贤妃娘娘还派兵去海上...”
常大人话还没说完,燕清欢便抬手阻止了。
“常大人,不必多言。”
随后燕清欢看向众人,“本宫不知道大家从哪听到的谣言,朝廷从未放弃过盐海,赈灾钱粮也不曾缺过,诸位都是盐海人,难道真要背井离乡,寄居篱下吗?”
“娘娘,你就不要骗我们了,这盐海施的粥,清的都能见到碗底,我们只是不想饿死,但凡能吃饱,谁又愿意背井离乡呢!”
“诸位,粮食只是在路上耽搁了两日,下面官员办事不力,本宫定会严惩,还请诸位相信本
第211章 安抚灾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