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时,县令杜至远的心便沉入了冰窟。他深知朝廷无力赈灾,地方无粮可济,这些被饥饿逼至疯狂的流民,便是吞噬一切的蝗群,所过之处,寸草不留。
他早已未雨绸缪,在灾民抵达前将家中值钱首饰、妻子的陪嫁及田产悉数低价变卖,换成了易于携带的金银、干粮与盐。并为自己一家六口及七名忠仆备好了两套身份路引。随后,他亲自带着家人仆从,悄然潜入县城外最偏僻的一处佃户村落,租下了一间毫不起眼的破旧农家小院。
灾民涌入谷县的消息传来,杜至远立刻携家带口赶往小院。“快,快换上!”他将买来的破旧粗布衣裳分给众人。女儿杜羽瑶看着那满是补丁的旧衣,小脸煞白,却咬着唇,一声不吭地接了过去。
杜至远沉声叮嘱:“瑶儿,记住!从此刻起,你就是逃荒的农家女!脸上、手上都要抹上锅底灰!头发弄乱!走路佝偻着背,莫要乱瞧灾民——记住,命比脸面重要!”
杜羽瑶含泪点头,跟着母亲和丫鬟,用泥浆水混着灶底柴灰,将自己白皙的脸蛋、脖颈、手臂都抹得脏污不堪。不过片刻,那位知书达理、清秀可人的县令小姐,便消失无踪,只剩下一个蓬头垢面、眼神怯懦的小村姑。
杜至远自己也换上破旧短褂,将那份精心准备、足以证明身份又不暴露官身的特殊路引,仔细缝入贴身衣物的夹层。最后,他将金银分给家人和仆人缝在身上,又将干粮密密实实地塞进了烂棉絮褥子里。
他们藏身小院不过两日,汹涌的灾民潮便如预料般席卷了整个谷县。县城很快被劫掠一空。杜至远临行前已嘱托县衙众人各自避难,愤怒的灾民冲入县衙,将其付之一炬。杜至远远望县城方向浓烟蔽日,人声鼎沸,心中唯余悲凉。他明白,若自己留守衙内,必会被当作朝廷的替罪羊,被愤怒的灾民活活打死。
更令人心惊的是,谷县本地百姓在短暂抵抗后,家中存粮亦被灾民洗劫殆尽。绝望之下,本地人也只得拖家带口,汇入了逃荒的洪流。整个谷县,彻底沦为一座空城。灾民们麻木地涌向了下一个州府。
杜家六口,连同七名忠仆,主仆十三人混入庞大而混乱的灾民队伍,选择了往东北方向行进的那股人流。
喜欢。
第377章 动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