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骑马回了王府。宣王陪婉宁用过午食后,对即将归家的婉宁温声道:“婉宁,回去告诉你爹娘,这一月都待在谢府,别出门。你父亲暂不必返回洛州当差。本王明儿会安排人上谢府纳采。”
婉宁错愕地望着王爷:昨日才告知爹爹,明日就要上门?如此之快?
王爷温声道:“回去好好陪陪你爹娘。”婉宁心下了然,王爷是让她好好劝慰爹娘,接受这门亲事。
婉宁轻轻颔首,声音平静又恭顺:“臣女回家定会告知爹娘,恭候王府的人上门。”
宣王心中满意,这孩子一点就透。看着婉宁略显疲惫的神色,又体贴道:“今儿骑马时间长,回去让丫鬟帮你按按腿。”
婉宁恭敬道:“多谢王爷关怀,臣女告退了。”
宣王面上虽温和点头,心中却微叹:这孩子对自己依旧恭敬,却悄然生出了几分疏离,听闻纳采之事,也全然不见寻常小姑娘应有的娇羞情态。
婉宁归家后,将明日王府要上门纳采的消息告知了爹娘。见爹爹脸色铁青,婉宁劝道:“爹爹,事已至此,别再气了。我们一家高高兴兴的才好。否则,待我嫁入王府,想回家一趟可就不易了。”这话让一旁眼睛红肿的小桃泪水又涌了上来。
婉宁一下午都在安抚爹娘。夜里,水生夫妇躺在床上,水生自己气闷难当,还是劝慰小桃:“明儿王府的人上门,咱们万不可摆脸色,免得日后王爷迁怒咱们闺女。”
小桃也知水生所言在理,叹息道:“我明白,为了闺女,我定会忍住。明早起来我就用冷水帕子敷敷眼。你明儿也别丧着脸。”
水生轻拍小桃的背,“王爷……怕是年前就要把婉宁娶过门了。”
“可婉宁要明年春才及笄啊!”小桃不满道。
“王爷年前就要为明年攻打京城做准备了。”
“水生,婉宁做王妃,娘家不能逾矩陪嫁床,我先前收的那些紫檀木也用不上了。婉宁自己田地也多,咱们陪嫁什么才好?”
水生也发愁,与小桃商量:“要不想法子给婉宁凑一万两银子?再就是人参,你再让掌柜想法收些上好的皮子。”
小桃点头道:“知道了。我就是难过……闺女若嫁在寻常人家,受了委屈,我们还能替她出头,实在不行也能接回家来。可王爷若待她不好,我们……半点法子都没有。”
水生憋着一肚子火,叹道:“事已至此,睡吧,明儿王府的人就要来了。”
次日清晨,小桃早早起身安排府中上下仔细打扫,至少要让王爷知道谢家对此事的重视。一家人刚用过早饭,谢府门前便迎来了规格空前的仪仗。王府长史身着官服,身后跟着手捧大红礼书、抬着朱漆描金礼箱的王府属官和内侍,队伍肃穆而隆重,引得邻里纷纷侧目。
王府长史登门,言辞恭谨,正式代宣王向谢家提亲。面对王爷如此迅疾的姿态,小桃夫妇纵有万般不甘与忧虑,也只能强压心绪,依礼接待,收下象征性的雁礼。整个过程不过半日。
纳采礼成的次日——五月初九,王府便派人取走了婉宁的详细生辰八字。五月十一便得出了“天作之合”的吉兆结果,送回谢府。
五月十二,王府使者再次登门,正式告知卜筮结果,婚事已定。这次王府带来了第一批丰厚的定礼,包括金锭、绸缎、珠宝,彰显着王府的财力和诚意。
在问名、纳吉之后,五月二十六,一支庞大的送聘队伍浩浩荡荡抵达谢府门前。聘礼丰厚:
黄金两千两,白银两万两;两套赤金镶嵌红宝石的头面首饰,珍珠步摇两只,白玉手镯两只,两盒宝石,一盒明珠; 上好的锦缎绫罗六十匹,其中一半是专供皇家的云锦;一对活雁、美酒百坛……
聘礼将谢府的大院堆得满满当当。每一件物品都昭示着王爷对未来王妃的看重。这份厚礼,也无声地传递着王爷对谢家的重视。
五月二十八,王府总管亲自上门与谢家商议婚期。总管态度恭敬,言语间却透露出王爷对婚事的急切。王府选了最近的日子——八月二十六。大总管恭敬道:“谢大人,这日子秋高气爽,且八月正是丰收时节,实乃好兆头。”谢家心照不宣,这是王爷急着成婚。婉宁在家的日子,只剩短短三月左右了。水生娘听到婚期,当着王府人的面,一边强颜欢笑,一边眼中含泪。
从纳采到定下婚期,整个议亲流程竟在一月之内全部走完!此事在辽东和七州官场引起不小震动。所有人都认识到:宣王对谢家的看重无与伦比,谢大人手握重权,谢大小姐贵为王妃,未来极可能母仪天下。一些存有野心的官员,此刻也只得按下心思。
婚期既定,王府紧锣密鼓地筹备起婚事来。因王爷现为“叛军”,婉宁的王妃婚服无法由宫中针工局承制婚服,只能由王府绣娘日夜赶工,为王爷和王妃缝制。
小桃这边,只能请邱妈妈为婉宁多做一些常服、寝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时光在忙碌中过得飞快,转眼就进入了八月。灵阳县沼泽改造的良田里,稻穗渐染金黄,沉甸甸地预示着丰收。成亲前十日,王府送来了王妃的婚服与吉日文书,另有两名王府绣娘随行,以便婉宁试衣调整。
八月二十六,吉日。辽东秋日,天高云淡。宣王府张灯结彩,红毯铺地,仪仗森严。谢府也迎来了婉宁出嫁的日子。
婉宁成亲前一日,裴崇安亲自给二弟崇仁送去安神汤。兄弟二人在崇仁卧房独处,裴崇安语重心长道:“崇仁,稍后把汤喝了。明儿谢家婉宁妹妹出阁,你得打起精神,莫让人看出异样,传出风言风语。王爷身份尊贵,非比常人,容不得旁人对王妃有半分肖想。你若举止不妥,会害了自己、害了裴家,更会害了婉宁妹妹,让她日后在王爷心中留下芥蒂,就不好了。明儿,你只当她是寻常亲戚便好。”
崇仁郑重应道:“大哥,放心。”他怎会举止不妥害了婉宁妹妹?况且,婉宁妹妹成婚后便是王妃,将来要在深宫中与人周旋。他帮不上忙,也绝不能拖累她。
裴崇安见二弟明白,松了口气。
婉宁成亲前五日,与家人商议,将白月湾的稻田平分送给了白月湾村的七十多户人家,每户分得近十四亩。如今老村人都住着以五成租子换来的景宇修建的青砖院子。王妃分文不取便将稻田赠予村民。狗蛋祖父——里正与宝树祖父商议:稻田虽分给大家,收成后粮食还是该为王妃存起来。王妃大婚在即,去请周大人和谢大人派军营士兵来帮忙守白月湾村,白月湾人也该去喝王妃的喜酒,况且村里家家都有骡车,往返也方便。
最终,村里决定由狗蛋和桂枝男人前往边境。周叔和水生听闻白月湾近六百村民想来喝喜酒,均是一怔。全村出动,村子确实需人看守。最后,周叔得了王爷允许让怀庆派了弓箭营一百士兵前去守村。
周叔还暗示了狗蛋和桂枝男人:明年王爷可能攻打京城,欲取天下,也需稳住七州民心。桂枝男人跟随小桃多年,立刻心领神会。
返回白月湾,桂枝男人与父亲及里正商议。
“爹,里正叔,周大人的意思我明白了。王爷明年若真攻打京城,咱白月湾受王妃天大的恩惠,是不是该捐些粮食支持王爷?”桂枝男人提议道。
宝树祖父思索片刻道:“正是此理!王爷得了天下,咱辽东百姓才能免遭朝廷盘剥。王妃赠田是大恩。如今王妃大婚,白月湾不能光顾着去吃喜酒!得给王妃长脸,给王爷添份实实在在的礼!”
狗蛋祖父立即赞同:“行!老村四十多户,凑八万斤新粮!新村也凑八万斤!老村我家地多,我家单独出四成!这样咱白月湾凑足十六万斤粮,给王爷当军粮,出一份力助王爷一统天下,让天下百姓都能像咱白月湾一样丰衣足食!”
村民新粮刚入仓,家家户户毫不犹豫地将粮食扛了出来。仅一下午,十六万斤粮食便已筹齐。
“王妃是咱白月湾的人,出嫁是喜庆事,我家另外掏钱请了锣鼓队,到时候一路敲打!得让百姓都知道,白月湾人支持王爷!我这就去租二百多辆骡车运粮,让锣鼓队坐着骡车板车,一路敲锣打鼓,从白月湾打到边境去!告诉沿途所有人,王爷大婚,白月湾人送军粮贺喜!”
八月二十六日,寅时初,夜色正浓,白月湾村灯火通明。二百多辆雇来的骡车和村里自有的七十多辆骡车,满载十六万斤粮食。里正说自己年岁大畏风,
第362章 婚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