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叶太医愣了一下,随即吩咐孙子:“再去拿一盒来给大小姐。”
     婉宁和祖母千恩万谢地告辞。回程路上,婉宁和祖母商量,正好有马车,不如顺道把药给崇仁哥送去。水生娘有些不情愿。婉宁搂着祖母胳膊撒娇:“祖母,清雅姐一家肯定知道我去叶太医看脸伤了。人家本来就很愧疚,别让他们以为我们怪罪他。”
     水生娘想说“我本来就怪罪”,但看孙女药都求来了,勉强道:“随你吧。他家要是懂事,就该让崇安休沐时好好教你。”
     到了裴家,清雅见婉宁祖孙来访,脸上带着自责,关切地问:“婉宁妹妹,你的脸叶太医怎么说?”
     婉宁脆生生道:“清雅姐别担心,我脸不会留疤!”
     清雅摸摸婉宁的头:“那就好。等你脸好了,让你裴大哥教你。”
     水生娘听到这句话还算中听,脸色才缓和了些。
     崇仁听说郡守老夫人来了,带着崇青赶紧过来请安,忐忑不安地问:“婉宁妹妹,你的脸……叶太医怎么说?”
     水生娘看这小子满脸愧疚,孙女又确实不会留疤,便原谅了他,温和道:“没事了,别担心。”
     婉宁拿出一盒药放在崇仁手里:“崇仁哥,我替你向叶太医多求了一盒药。你手伤得厉害,抹了药好得快些,别耽误你读书习字。”
     崇仁内心感激,小声道:“婉宁妹妹,多谢你替我求药……”
     婉宁笑道:“你也是因为救我才受伤的呀。再说你是清雅姐姐的弟弟,我们是亲戚,有机会当然要帮你求药的。”
     崇仁、崇青两兄弟听了,垂着头,心中感动:婉宁妹妹没有因他们是流放户而轻视,仍把他们当亲戚。
     水生娘看着兄弟俩卑微的样子,也有点心疼,笑道:“崇仁啊,记得天天抹药,早点好,别耽误写字。”
     崇仁恭敬地谢过水生娘。
     家里来了贵客,崇仁借口带着崇青去厨房做饭招待,让嫂子陪客说话。
     婉宁笑道:“清雅姐姐,我和祖母先回家了。我娘在家肯定挂念我的脸,我有空再来玩。”
     清雅知道谢婶子必然担心,笑着应道:“好,有空常来。我送你们。”
     过了几天,叶太医给宣王例行把完脉,闲聊道:“前几日,郡守家大小姐也来求药了,说是学骑马时惊了马,伤了脸。”
     宣王以为伤得厉害,忙问:“伤得可严重?”
     “不打紧,就是蹭破了点皮,不会留疤。”
     “那就多给她两盒药备用。她那脸,你过几天再给看看,别大意了。”宣王叮嘱道。
     叶太医心里有点后悔提这事了,明明说了不要紧,王爷还不放心。
     宣王回了总督府,想起婉宁种稻的事,便让人去叫郡守家大小姐过来问问稻子种得如何了。
     婉宁听到王爷召见,忙换了身得体的衣服赶去。
     宣王见小丫头脸上鸽子蛋大一块伤痕,关心道:“脸还疼么?”
     婉宁脆恭敬道:“谢王爷关心!已经不疼了。”
     王爷笑问:“惊马那会儿,怕不怕?”
     婉宁低头小声道:“有点怕。不过还是要学,不然这罪就白受了。”
     倒是个胆大的。王爷笑道:“等本王有空去跑马的时候,教你。”
     婉宁心里盘算:王爷身份金贵,万一自己再出事,他不可能像崇仁哥那样冒险救自己。认真道:“多谢王爷!王爷时间金贵,臣女小孩子骑马,让我父亲给找个师傅教就行。”
     宣王见她拒绝得认真,也不勉强——再说自己也确实不知何时有空。转而问道:“你家那稻子,种得如何了?”
     婉宁眼睛一亮,认真回道:“回王爷,稻子秧苗长势不错,只是才种下去不久,还没返青呢。”
     宣王来了兴致,饶有兴致地问起种稻的细节。毕竟朝廷很快就要切断与辽东的商贸往来了。
     婉宁这回没敢说大话,认真回答:“头一年种,我也只是天天跟着到田边看看,出力的都是我祖母和白月湾的村民。我和祖母过几天就要回白月湾了,我祖母说要去看看秧苗坐稳了兜(返青扎根)没有。”
     王爷听说秧苗不错,都已下田,心里升起一丝期盼:兴许真能成。他夸赞道:“想不到你小小年纪,对种田之事如此上心,还能说得头头是道。让你祖母对稻田多上些心。”
     婉宁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王爷过奖了。我就是喜欢看着田里的庄稼,盼着它们有个好收成。我祖母是庄稼人,种地的事她最上心了。”
     婉宁也知道如今局势紧张,爹爹天天神色凝重,怕耽搁王爷时间,见王爷问完话,便行礼告退。
     宣王吩咐丫鬟包了一包点心,笑道:“你不是说本王这里的吃食美味么?带回去吃。我问过叶太医了,点心你能吃的。回白月湾前,记得再去让叶太医帮你看看脸。”
    喜欢。
  

第220章 求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