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48章 指数级自产材料,行星级巨舰可能[2/2页]

开局带AI流浪宇宙 月非是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时间充当工厂的作用,那么是不是就能提升制造效率。
     这是成功的。
     这意味着这种材料自己就能够指数级的生产自己。
     在这种材料的应用之下,制造一座星城需要的时间是——
     “700年!?”
     看到这个数字之后,严夏都忍不住惊呼。
     太短暂了。
     他都想象不到如果用这个生产巨舰能有多快。
     不是很快就能直接生产出几十万亿艘巨舰出来?
     “不是这么算的,这种材料依旧只是材料而已,并不具备很强的泛用性,/星城的核心结构肯定不是用这种材料生成的。”
     “这种材料本身起到的效果其实就和生物战舰一样,解决外壳生产周期问题。”
     严夏点点头,他刚才看到这个数字太激动了,冷静下来之后他就知道这材料的弊端了。
     如果联邦只是一个1级或者1级以下的文明,这种材料的确可以胜任大部分的位置,但是高等文明对于材料有很多要求,一个材料不可能方方面面都可以。
     如果真的诞生了那种万能材料的话,那么橄榄枝文明就不会只有2级了,而是3级或者更高等的文明。
     “那我们是否可以淘汰生物战舰了?”严夏问道。
     这是一个好问题。
     既然金属外壳制造周期长的问题已经解决了,那么生物战舰是否能被取代呢?
     “不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生物战舰有生物战舰的特殊性,时间周期是一方面,能源消耗也是一方面。”
     “这种材料技术虽然缩短了周期,但是能量的消耗可一点没有改变,甚至于要维持这些小东西的能量供应,我们需要制造特殊的供能装置,这种功能装置的损耗率竟然达到了1:14,丧心病狂。”
     Ella看到这损耗率都觉得不可接受。
     这相当于用金钱换时间了。
     Ella在用其他算力去研究这种供能装置的损耗率能不能缩小,但发现短时间内几乎不可能。
     橄榄枝文明的材料如果需要极快的速度制造,那就是将几十万个最小的材料单位组成一个生产线,因为其本身过于小,是在纳米尺度下的,几十几百纳米大小的工厂,这工厂本身就不复杂,也就意味着很粗糙,这是损耗率高的主要原因。
     那么将这工厂变得精细呢?
     就需要增加工厂的大小,那生产周期不就上来了。
     制造一个几百几千万个材料组成的工厂消耗的时间肯定比制造一个几十万个材料组成的工厂时间要长,这两个工厂的生产效率却没有增加多少,因为大部分结构都是为了降低能源损耗,而不是增加产量。
     橄榄枝文明给出的生产图纸已经是最好的效能比了,没有比这更优解。
     所以联邦要生产这东西还是要悠着点,巨大的损耗率可能让联邦的能源巨幅缩水,从2.3级跌落到2.2级。
     从这一点出发,严夏和Ella也意识到,橄榄枝文明如果放弃这种技术的话,或许已经是2.5级甚至2.6级文明了,它们的能源大部分可能都消耗在了星城的制造上面。
     虽然有点夸张了,文明发展也肯定不能光看一个方面,但这东西肯定不能如想象中那样批量制造的。
     “不过,应该足够我们制造出真正的行星级战舰了吧?”
     Ella回答到:“当然,结构强度达到了,成本虽然有些高昂,但也不是不能接受。”
     这就足够了!
    喜欢。
  

第248章 指数级自产材料,行星级巨舰可能[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