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章 突破可控温超导,文明1.4[1/2页]

开局带AI流浪宇宙 月非是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个巨大的密闭空间,被分成了二十多个独立的小空间。
     一条线缆贯穿这些小空间。
     “Ella,输入电流。”
     严夏目色凝重的盯着仪器。
     Ella将阀门打开后,巨大的电流顺着电缆狂泻而出。
     仪器上一排灯泡逐个亮起。
     当亮到最后一个的时候,严夏急忙盯着屏幕上的数字。
     【4800V】
     这是输出电流的电压,而输入的电流电压同样也是4800V。
     “我们成功了,严夏!”
     严夏沉沉的松口气,他刚才心脏都快紧张得跳出来了。
     面前的这个装置中,分别模拟了23个档位的温度,从270度到390度。
     这样的温度变化下,按道理来说电压会有极大的损耗才对。
     因为现有的超导体只有在极低的温度中才能实现。
     但经过23档位,上下660度的巨大温差,输入和输出的电压竟然完全一样,这简直是史诗级的进步。
     在1000年前,人类还在追求室温超导。
     这项技术其实很早就被Ella攻破,只不过在宇宙空间中并不需要室温超导,宇宙本就寒冷,只需要再降降温就可以随便利用寻常超导体进行无损耗超导。
     按道理来说严夏应该并不需要研发高温超导体。
     但其实并不是这样。
     可控核聚变装置内的线圈就需要超强的超导体来控制能量损耗,当能量输送到推进器的时候,推进器本身工作也会释放高温。
     相对于外部宇宙来说,飞船整体的温度是过高的,对于寻常的极低温超导体来说也是这样。
     所以超导材料对于用电文明来说是永远不可能停止发展的。
     而如今严夏之所以这么紧张和兴奋,就是因为他们突破的技术是——可控温超导。
     一根线就可以实现跨660度的超导。
     其中的原理是本身材料的突破和竹节状的线缆,每一节大概5公分的线缆中都存在一个小空间,这个小空间可以对某一截电线实现增减大气压,从而控制超导温度。
     “如果全部应用上这新型技术的话,我们的能效将提高多少?”
     严夏问Ella,这是他现在最关心的事情。
     “可控温超导的突破可以让我们的发电量提升12.47%,输送电损耗降低4.11%,电磁推进器能效比提升14.25%。”
     发电量是更换可控核聚变装置内的线圈,将可控核聚变装置升级到第四代。
     输送电之所以只有4.11%的提升,完全是因为他们在宇宙中已经有很多段线路处于超导状态。
     至于电磁推进器。
     “那我们改造完毕后的速度能够提升多少?”
     宇宙中,飞船的速度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
     Ella回复。
     “经过八百多年的发展,我已经可以将电磁推进器升级到第二代。”
     “再加上可控温超导的突破,我们的推进器总功率将提升1.07倍,飞船的飞行速度提升61.2%。”
     “之后希望号飞船的速度有望提升至1222.22km/s。”
     大进步。
     恐怖的提升。
     也就是说现在他们每光年航行只需要245年。
     他们已经达到了光速的

第11章 突破可控温超导,文明1.4[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