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就算能用,也绝对不能让他们参与到什么军务中来!
不过,想到这里,朱元璋突然想到了一种可能:“该不会这什么李瑾,他是真的不知道当时大同兵变的关键原因吧?……”
想想关于这件事情的各种情况,朱元璋突然觉得,这种他只是随便一想、看似非常离谱的想法,还真的有可能是真的。
嘉靖三年的大同兵变,某种程度上就是当时的官员张文锦给逼出来的,换言之,张文锦其实是罪魁祸首,至少是之一——这是朱元璋的观点。
可是看看张文锦死后朝堂上下许多官员的反应吧,张文锦的家属想要想方设法搏一个恩典,这属于他们的利益相关,自然,他们是绝对不会说自己的儿子/丈夫在这一场兵变中的作用的;
而其余的官员们,也都是一个个上书要皇帝给追封追谥等等各种恩典——甚至,因为皇帝不愿意给出恩典,竟然还有那胆大妄为不想要命眼中毫无尊卑君臣的官员开始胡说八道,说什么“皇帝想杀张文锦杀了便是了,没必要假借大同士卒的手”这样的胡话,意图逼迫天子……
没错,那个官员就是不想要命了!放在现在,朱元璋高低得给他来一个死刑套餐,说不定还能让他的家属也享受享受……
总之,根据当时官员们、朝堂上下的态度来看,不管他们知不知道张文锦犯下的种种大错,但是他们的态度都很一致——管他有没有错,他就是被乱兵杀死的,那他就是应该得到恩典和抚恤,皇帝你要是不给,那就是你不讲道理、毫无仁德、甚至就是想要让张文锦去死……
朱元璋对此是嗤之以鼻的。
还是那句话,要是真的看这个张文锦不顺眼,想要杀了他,难道很难吗?
不说那种不讲道理的朕就要他死这种方法了,就是要讲点道理,走正规流程,那难道皇帝还就找不出他张文静的一点错处了吗?
那些个官员,朱元璋可不觉得有多少干干净净冰清玉洁的,怕不是多多少少都有一头小辫子,就看皇帝要不要处理了。
但是,竟然就是有官员跑出来这么编造瞎话来威逼君王……可见这些官员们的胆量和态度。
如果朝堂上的主流都是这样的态度的话,那么这个李瑾——可能他会接收到错误信息,觉得之前的大同兵变都是士卒们胡作非为导致,张文锦非常悲惨非常无辜非常壮烈;也可能他清楚里面的门道,但是他觉得张文锦都能这样,那自己一样能够这样……
呵呵!
朱元璋深深觉得,在教育儿孙方面,还需要增加一个内容:如何让官员们老老实实服服帖帖,如何敲打敲打这些一有机会就想要反过来逼迫皇帝的东西们!
日后的朝廷,恐怕这种情况还不算少见,否则,皇帝都明确表示出态度了,这些人竟然还能一而再再而三地继续上书;上书不成,还能编造瞎话威胁……
这不是目无尊上,不是威逼君王,还能是什么?!
这种人,都该紧一紧皮才是!
喜欢。
第952章 九年·再度兵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