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都是不靠谱的!不能指望的!
     真正能够指望的,能够解决自己的担忧和疑虑的,只有自己!
     朱棣在心中沉痛叹气。
     他如今的朝堂上,武将的问题真的不少,所以他才有这方面的问题——他又不是杞人忧天,没事儿自己给自己找苦头吃。
     武将……数量当然没有问题,一眼望去人才济济,满满当当;但是吧,质量方面就……确实有些欠缺。
     那些在朱棣心目中,能够担当大任的将领,实在是没几个,而这几个还都有着各自的重任在身,根本脱不开身来,去处理其他问题——当然,值得庆幸的是,这几个将领在政治方面,基本的水平还是有的。
     嗯,不是王雄诞那样的政治水平。
     可是,其他的武将……那就很难说他们的军事水平和政治水平究竟如何了。
     军事方面,当然不是什么草包,也不是不会打仗,作为大多数都曾经参加过靖难的将领,仗肯定是会打的,经验也是有的,但他们的水平却达不到朱棣现在的需求;
     政治方面,目前也确实没有犯下什么大错,也没有捅出个什么巨大的幺蛾子,不会胡来乱来,可要说有多高明……那还真看不出来。
     唉!
     自己还说什么政治军事都优秀,现在看来,要是能有个军事方面极为出色的将领,就应该谢天谢地,感谢祖宗保佑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政治,这方面的事情还是先往后放放吧。
     朱棣冷眼看了一下自己那两个还在装鹌鹑的儿孙,心中冷哼——不只是这将领人才方面的问题不能指望什么儿孙后代,就是自己的政治规划、长远目标,都只能自己去解决。
     指望儿孙?说不得在自己没了以后,他们的规划就和自己直接来了个背道而驰呢!
     所以……他还是自己上战场吧。
     【当然,王雄诞最后还是知道了辅公祏等人的计划,也知道了这封信其实是假的、杜伏威根本没有写过这封信,但那个时候大势已去——因为当王雄诞知道此事的时候,是辅公祏派遣自己的党羽前去劝说王雄诞的时候。】
     【王雄诞在这个时候,依旧忠于杜伏威,并不愿意接受辅公祏的劝降。】
     【他严词拒绝道:“如今天下才刚刚平定,吴王又在京城之中,大唐军队的威力所向无敌,有目共睹,怎么可以自己没事儿找事儿、自己要灭族呢?”
     “至于我王雄诞,唯有一死可以回报,恕我不能听从命令。即便现在跟着您一起倒行逆施,也不过是苟活上百余日而已,而一个大丈夫,又怎么能够因为舍不得几日的活头就要把自己陷于不义之中呢?!”】
     【从他的发言来看,王雄诞不只是忠于杜伏威,因为忠心所以不愿意跟随辅公祏;同样也因为他对当下局势的判断——还是那句话,虽然王雄诞在政治上水平非常有限,但在军事方面,他还是颇有些天赋的。】
     【他能够看得出来,如今的李唐的军队实力强横,也能够看明白,江淮军虽然看起来风风光光,但并不是李唐军队的对手。就像他说的那样,即便现在投了辅公祏,得到的结果也不过就是现在不死而已,但过上个几天,百余天,还是会死,而且还是因为“反叛”这样的负面名声而死。】
     【何必呢?不值得啊。】
     【辅公祏听到王雄诞的话之后,明白自己不可能说服王雄诞了,于是,直接将王雄诞杀死。】
     【李渊等人在后来因感念王雄诞的忠心,所以对王雄诞的子孙有几分荫庇,也对王雄诞进行了追封。】
    喜欢。
  

第336章 兵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