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47章 狐疑[1/2页]

且隋 玄武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
     “自己何德何能,竟然能够被皇帝如此信重爱护,在江都那般惊天动地的生死浩劫中幸得以免?”
     这句话,裴矩常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问自己。
     在风雨飘摇、命悬一线、黑夜遁逃的江都城小巷里,在那艘莫名其妙却进退有序的撤离大船之上,在陪同皇帝面见南方匪首杜伏威的水军大营中,在沉默压抑但全速潜行的北行旅途中……
     当安全到达江都,和妻妾子女待在一起,享受着罕见的安稳和温暖……
     那连续发生的一切,都让他感到恍惚、振奋和陌生。
     这,还是那个他熟悉无比的风雨飘摇、混乱不堪的大隋么?
     那,还是那个意气消沉、行将就木、及时行乐的皇帝吗?
     大隋,果然在白鹭寺之外,还有一支恐怖如斯的神秘力量存在!
     它,既不是十二卫,也不是白鹭寺内外候,只知道受卫王杨子灿的亲自调遣,来弘、花木兰等也只是这支力量明面上的将领之一。
     ……
     江都一行的前前后后,一切的一切,经过裴矩反复琢磨之后,觉得是那么的丝丝相扣、高效完美。
     宇文之辈,被耍了!
     当然,这里的高效和完美,仅仅是皇帝、皇后、长公主,以及自己和来护儿得以逃脱,其他人可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这一切,很显然都离不开广皇帝的一手安排。
     杨子灿等,尽管表现惊艳,当然也就是按计划行事的执行者。
     啊,皇帝,广皇帝!!!
     他开始意识地推断,大隋的江山面临的种种罕见动荡,极大可能就是源自于这位广皇帝得的手臂!
     刻意的去谋划,刻意地去制造。
     “为什么呢?难道真的是那个传言?”
     “不破不立?”
     裴矩想到了那个在贵族圈里秘密流传许久的除石之计!
     除石之计,据说早在文皇帝在的时候已经制定,广皇帝也在积极推行。
     其计之要,主要是皇帝要改变朝廷中世家贵族把持一方、渐有贵族尾大不掉的局面,简言之就是搬除大隋发展道路上的拦路“大石”。
     这,也是许多世家大族、豪门望族开始私下串联勾结叛贼资敌苟且,甚至是领头造反的根源之一。
     但是,传说只是传说。
     像裴矩如此接近皇权的高官,也从来没有广皇帝对此吐露过半分。
     真的,假的,没人确定!
     以裴矩大隋之狐的心里,他大胆推测,或许如今大隋的种种,便是两代皇帝的一个局。
     用滔天洪水,去除掉已经挡在帝国掌管者、继任者面前的那些拦路大石!
     四大豪门?五姓七望?关陇贵族?山东豪强?江南新贵?南渡遗老?……
     或者还有那些自汉末以来各种落魄皇族子弟?
     ……
     二
     “可是,付出这么大的代价,这值得吗?”
     裴矩最近常常一个人躺在床上,心惊肉跳地独自思考。
     “皇帝不断展示衰弱,带来天下急剧动荡,动荡之中各种魑魅魍魉尽数消散!”
     “可是,这除石之计,也让大隋天下深受其苦啊!”
     裴矩苦涩地发现,大隋祸事连连,造成了“朝堂内外,文臣星散,武将凋零;皇权之力极尽衰弱,皇族子弟近乎一扫而空”的局面。
     “假如,这一切都是皇帝布设之局,那这样的结果,难道真就是陛下他所想要的?”
     不说文臣将星的寥落,单是皇家直系男子血脉也就只剩下三人。
     病入膏肓的广皇帝,十四岁的皇太孙杨侑,十五岁的越王杨侗!
     其他的人,除了太子杨昭因病早逝,其他的有机会继承大宝的人,全部都死于江都兵变。
     如,二皇子杨暕及其三个儿子,里面包括尚在腹中那个(杨正道);三皇子杨杲!
     “是啊,值得吗?那可是亲亲血脉啊!”
     如此惨绝人寰、动摇国本的结果,每每让裴矩的屡次推演无疾而终,人也变得几近崩溃!
     皇帝,真能为了皇权国祚,做到决绝如此、不息血脉枯竭?
     恐怖如斯的皇帝,到底是神,还是魔鬼?
     几乎跟随杨家父子两朝的裴矩,开始陷入自我认知能力的深深怀疑。
     所以,在一次次的自我否定和肯定中,裴矩多么渴望那个总是躺在病榻上挣扎着处理国务的广皇帝,还是那个他记忆中理解中熟悉的、自信的、天马行空的简单的皇帝。
     ……
     显然,他错了!
     皇帝,根本就不是人,他是史书中反复提及的一种特殊物种——天子!
     所以,从安全而忐忑地踏入洛阳家宅大门的从那一刻起,大隋间谍头子、黄门侍郎裴矩,就立刻无限拔高了对广皇帝的认知和敬畏之心。
     也从那一刻起,他彻彻底底、心甘情愿地将自己变为广皇帝的门下走狗!
     过去的埋怨、不满、懈怠、滑头……一扫而空!
     “强悍”而神秘的广皇帝,让他折服,让他恐惧……
     这,才是一代雄主才应该有的心思谋略、阴毒手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天下面前,一切都是空,一切都可以舍弃和利用!
     包括,龙子龙孙!
     余下的日子,他要为皇帝而活,不管他交代给自己什么样的任务!
     三
     “子布,江都之变,对陛下的打击太甚!”
     “若非陛下早有安排,还有你提前准备那个什么危机处置预案之脱壳计,咱这大隋江山……可就难说了啊!”
     裴矩从思索的恍惚中恢复过来,心有余悸地说道。
     “是啊,谁能想到预案这么快就用上了!”
     “否则一旦陛下、皇后娘娘、长公主殿下,还有苏大人和您,遭遇不测,咱这大隋的天可就真塌了!”
     “真是万幸,天佑大隋!”
     阿布连连点头,似乎是深有同感。
     而一旁的来护儿,也是表现出劫后余生的万般庆幸之态。
     “人们常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国亦如此。”
     “多难兴邦!浩劫之后,我大隋自是国运浩荡,振作再起!”
     “来某还能跨马扬鞭,那些四方造作跳梁之辈,必当灰飞烟灭,我等自要还我大隋一个朗朗天坤!”
     来护儿显然被激起了滔天斗志,话语里是满满是对大隋未来的自信和憧憬。
     “不过,真可惜了!”
     来护儿话题一转,面露戚戚之容。
     “如果几位皇叔、皇子、皇孙,还有那些大臣……要是也能一起躲过宇文忤逆之祸,那该多好啊!”
     来护儿,显然还在顾念着旧情。
     裴矩没说话,但心里除了一丝遗憾,还有浓浓的警惕和疑问。
     当然,如果身死江都的他们如果都活着,或许不会像现在这样让朝堂之内空荡,大隋皇室血脉稀薄以至于让人担忧继承问题!
     但是,还是那句话,那个局面还是不是广皇帝心中所想要的?
     皇帝面前,从来没有对或错,只有权衡之后的皇权家国的利益最大化。
     杨侑,杨侗,是太年轻,也是仅剩的未来两苗皇血,但也许这恰恰就是广皇帝所设想到的。
     虽然可是不是想要的,但是就如兑子,赢得的更多啊!
     “唉,只能说是天意如此。”
     “尽管咱们的计划经过了多次反复演练,但还是没能做到尽善尽美、确保无虞!”
     “正如陛下所言,天底下是没有什么绝对完美的计划,有的,只是完美的敌人和绝对的意外!”
     “诸多皇血,一干重臣,具丧贼手,实乃我大隋切肤之痛!”
     “真是……唉,天意不可违,造化弄人啊!”
     杨子灿说着,脸上也尽是遗憾和惋惜,仿佛他认为江都的一切都是天意。
     “如果他们……都活着,陛下和皇后娘娘,一定会开心许多的!皇太孙和越王殿下,也不会少了帮衬!”
     “皇脉稀薄,国之不幸!你我为臣,任重道远!”
     此话普通人来

第247章 狐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