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4章 故人[1/2页]

且隋 玄武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好!唐国公真乃真豪杰也,不仅胸襟开阔、执政有方,这教育儿女,也是很有让人学习之处!”
     “大才!”
     这位契骨王子古思恩,马匹拍得非常响亮。
     一时间,让李秀宁和徐娘子,眉开眼笑。
     这歪果仁,既有趣,也识大体,还很会说话。
     大家的关系,立马就变得融洽起来。
     “哼!”
     “不知道你那亲娘还在,是否愿意让你这千金贵体,来到如此偏远之地,风餐露宿、抛头露面?”
     “这李叔德,越来越活回去了,自己的嫡亲闺女,都不心疼,真是!”
     “唉!”
     不想,旁边突然冒出这样几句大煞风景的话来。
     那意思,似乎对李渊夫妇很熟。
     并且,对于随意让一个高门嫡女到处乱逛,很是有意见!
     谁?
     正是那重新戴好眼镜,老神在在喝香茶的白发老头。
     “说啥呢?”
     “哦,老先生,您认识我家国公?”
     本来徐娘子要发怒,可是看这老头一副雍容自若的淡定模样,立马客气地询问。
     李秀宁也被说得满脸通红,差点就哭了。
     长这么大,还真没有碰见谁跟她这么说过重话。
     也许有看见不满的,但碍于老爹的面子,也不愿活敢说。
     可这老头,全然一副长辈的教训口吻。
     怎么能轮到你说啥呀?!
     “呵呵,忘记给两位娘子介绍了。”
     古思恩不好意思地扶额一笑,说道:
     “这位,实乃当今大才,是先师尼父三十二代孙,夫子孔冲远!”
     “啊?”
     “啊?”
     两声惊呼,不约而同地从两位美女嘴中吐出。
     站起身来的李秀宁、徐娘子,一下子变得拘谨而规矩。
     并且,两个人离开了凳子,向后一退,便仔仔细细地给孔颖达行了万福大礼。
     这老头,脸上也没啥变化,只是点点头。
     这个装扮怪异的老头,还真是孔颖达!
     先师尼父,也正是大隋朝给孔丘仲尼的谥号!
     这样的家族人物,别说这两个女流,就是广皇帝、李渊、杨子灿见了,都得恭恭敬敬,行弟子礼!
     为啥?
     因为大凡隋朝贵族子弟,哪个不说自己是儒家门人?
     文帝立国,尊孔重儒,归正推仁,崇经尚礼。
     这儒家的地位,比之魏晋南北朝时,那是不知道要高出多少个段位!
     再说了,以这老孔现在的江湖地位,还真说不定和当年的李渊、窦氏有着不浅的交往呢!
     “嗯,起来吧,坐下说。”
     终于变老实了的二女,忙依言坐下,傻傻地看着孔颖达。
     四十三岁的孔颖达,其实并不老。
     但是这人,头发胡子花白,也因长期埋首故纸堆或熬夜看书,就显得苍老。
     他抬起一对大眼袋的眼睛,透过近视眼镜仔细端详两个女子,点点头。
     最后,先对徐娘子说道:
     “你这小娘子,嘿嘿,徐孝克是你什么人?”
     这一句话,问得突然。
     却见徐娘子双眼一红,立马眼泪就出来了。
     “那是,那是贱妾的……先父!”
     李秀宁很是吃惊,就是自己,也从来不知道徐昭燕徐娘子的父母名讳情况。
     尽管两人自幼在师门相处,已然成了无话不谈的闺蜜,但徐娘子很少提及。
     可这孔老头,仅仅是看上一眼,就把人家的底细给说了出来。
     “何至于此哉?”
     孔颖达变得有些严肃和唏嘘。
     显然,这老头和他所说的徐昭燕的父亲徐孝克,不是一般的熟悉。
     “是你那些兄弟不容与你?”
     “嗯……没有,我自幼便在师门生活,很少归家……”
     “唉!这老徐,怎么就……”
     孔颖达长叹一声,就没再说什么。
     这,恐怕又是类似长孙无忌遇到的类似豪门恩怨故事。
     徐孝克,东海郯人,陈左仆射陵第三弟。
     少通《周易》,有口辩,能谈玄理。既长,遍通《五经》,博览史籍,亦善属文,而文不逮义。
     梁太清初,为太学博士。侯景乱,去为僧,名法整。
     景平还俗。陈天嘉中,除郯令,去职。太建中,徵秘书丞,不就。除国子博士,迁通直散骑常侍、国子祭酒。祯明初,进都官尚书、散骑常侍。
     入隋,授国子博士,侍讲东宫,开皇十九年卒,年七十三。
     之所以和孔颖达相熟,自是在学术上的交集,也不乏私人之谊。
     “你和瓜儿很像!”
     孔颖达又对李秀宁说道。
     这一说,李秀宁也傻了!
     瓜儿,正是李渊老婆窦氏的小名儿,很少有人知道。
     这贵族的女子,加入豪门之后,是没有名字的。
     一般记作李窦氏、张王氏……
     前者是夫姓,后者是母姓,就像窦氏去世后,其墓碑上提名便是“李窦氏之墓”。
     这瓜儿之名,那还是北周上柱国大将军窦毅给自己的宝贝女儿起的奶名。
     就是家族内,也只有非常亲近之人才知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是,实在想不到,这老孔却轻松叫了出来!
     “家慈,家慈已经去世好几年了,我……”
     话没说话,这李秀宁的眼泪,也不由自主地流了出来。
     高手啊!
     仅仅用两句简单地话,就打破了两个行走江湖多年的女流……女英雄的心防!
     真是厉害!
     这情况,让旁边的那个契骨王子,看得直摇头。
     圣人的后代,的确不是一般牛啊!
     “生老病死,自有天数,请节哀。”
     “想当年,你母亲和你一般年纪,天下英杰少年,蜂拥好逑……”
     “乃母的才华风姿,也算是冠绝天下,雀屏选婿之举,更是盛极一时!”
     “呵呵……多美好的时光……”
     孔颖达的目光,有些飘忽。
     似乎在回想,当年自己参加雀屏竞选的盛况。
     “夫子,难道您也是当中的一员?”
     契骨王子古思恩,有意打破这种沉闷的气氛,于是插话道。
     “哦,哦,你,你是没生在那时候,否则你也和我、李叔德一个样,别光笑我!”
     被古思恩的话,强自拉进现实的孔颖达,不满地瞪了一眼古思恩。
     “有那么夸张?对了,什么是雀屏之选?”
     古思恩好奇的问道。
     “那当然喽!”
     “瓜儿,哦,不,秀宁姑娘的母亲,当时乃整个大周天下,最有名的女子。“
     “这么说不唐突吧?”
     孔颖达看看正自抹泪的李秀宁。
     李秀宁摇头。
     她,也想知道自己母亲当年的更多故事。
     因为这些事

第124章 故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