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8章 队盟[2/2页]

且隋 玄武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对饮。
     “多谢二公助我,如此大义,二郎铭感五内,定当厚报!”
     李二说完,便离开胡凳,作势欲拜。
     刘文静和裴寂连忙起身离席,左右搀扶住李二。
     “二爷何必如此哉?唐国公能走出这一步,可不就是大家共同所愿?”
     “是啊,二公子深谋远虑,实乃人中龙凤,我俩甘附骥尾,早成大事!”
     见二人说得真诚,李二哈哈大笑。
     于是左右手拉着二人,重新入座。
     “没办法啊!”
     “我父为人宅心仁厚,但过于优柔寡断,如此以往,实在是耽搁良机啊!”
     “二位乃天下大才,纵观古今,有几人能靠着不染血腥、温文尔雅地夺得大宝的?”
     二人听了,连连点头,深以为然。
     “二爷说的正是。”
     “那文帝篡取北周大位,还不是让韦孝宽带人杀的前朝老臣,人头滚滚?”
     ……
     刘文静是个很会捧哏的人,极力赞成李二以往武力争雄的观点。
     事关九鼎,仁义道德算个屁,怎么容得半分温良恭俭让存在?
     李二的那句话,深得刘文静的认同。
     “为了千秋功业,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这才对嘛!
     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成大事。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这是刘文静的座右铭。
     “唉,只是国公现在纵然如此,还是持观望态度,实非善事啊!”
     裴寂敬李二和对面的刘文静一杯,叹息道。
     李二郎听裴寂如此说,便知他有了什么妙计,于是主动问道。
     “裴公若有妙计,但讲无妨,你我三人,还有什么遮掩的?”
     裴寂一听李二的话,又看看眨巴着眼睛的刘文静,于是开口说道:
     “国公此人,非无大志雄才也,只是少了二郎这般豪迈之气。”
     “以我观之,公每走关键一步,都须得身后有蛮力推之、迫之!”
     李二和刘文静一听,仔细一想,连连点头称是。
     “所以,如今若要逼迫唐国公金口玉开、竖起大旗,还得有猛力迫之!”
     “哦?此时此地,哪有如此凶险之力?”
     李文静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
     但是李二郎,却是有了醒悟的神色。
     “杀头之罪?灭门之罪?”
     李二明亮的眼睛中,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这光彩,照耀得刘文静和裴寂二人,心神骇然。
     不过,裴寂心中,在惊惧之余,大赞不已。
     如此心肠心思,真是天下之真枭雄豪杰是也!
     对自己狠,对亲人毒,雄主可不就是要有如此的气魄胆识?!
     “正是!”
     裴寂抚掌赞曰。
     “哪里?”
     “就在,这里!”
     裴寂站起身来,推开碧纱窗,伸出右手,展掌指去……
     那去处,除了灯火辉煌、丝竹不绝的晋阳宫群殿,还有什么?
     “啊!”
     刘文静惊得一下子站了起来,不小心带起了桌角,搞得桌上的杯盘叮当乱响,汤水胡乱四溢……
     “啪!”
     “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二郎双手一拍,面露狂喜,脱口大赞。
     那声音,真的好响亮!
     竟然把窗外大树上的乌鸦,都惊得“呱呱呱”地一阵乱叫,绕树三匝,不肯依枝而眠……
     在刘文静、李二、李秀宁诸人,临北去外交的某个晚上,李渊应邀参加了一个晚宴。
     地点,就在晋阳宫。
     邀请人,裴寂。
     陪客,刘文静。
     这,一点儿也不奇怪。
     虽然太原郡的老大李渊不常到这里来,但他在担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太原留守的两职务之外,还是晋阳宫宫监。
     正的!
     所以副监裴寂,在广皇帝行宫官署宴客厅,请正职李渊和陪客刘文静吃个饭,说得过去。
     没毛病!
     与其说是待客的宴席,倒不如说是同僚和好友之间的小聚或工作餐。
     只是这小聚的档次和规模,稍微有点大而已!
     比如,这菜肴的标准,这用餐时的燕乐和歌舞,特别是那些千娇百媚、婀娜多姿的年轻宫女……
     李渊老大人很有官风,即使是吃工作餐的时候,也是正襟危坐、目不斜视。
     “李总,您身负国事,公务繁忙,废寝忘食,劳累日久,可得一定注意身体啊!”
     “这太原的老百姓,可一日也离不开您啊!”
     “哪里哪里!皇恩浩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应该的,应该的!”
     “倒是两位大人各有繁务,勤勉踏实,废寝忘食,这风评尤佳啊!”
     “李总您如此人物,且都是这般操劳,我等做下属的,自当是仿效先贤、努力用心才是!”
     “嗯!大家都辛苦了!”
     “来,遥祝我皇仙福有享、寿与天齐!”
     “国公请!仙福有享,寿与天齐!”
     “叮当!”
     “好酒,这粟末地的五星出东方,实在是天下最美的佳酿!”
     “春风拂面,明月当空,如此佳时,难得咱们同僚之间,在案牍劳形之余,小聚一番,快哉!”
     “李总说得妙!”
     “您能抽出宝贵时间,和小弟们述旧吃酒,实在是我等万分之荣幸。”
     “今日美酒佳时,自当一醉方休!”
     “来,干!”
     ……
     月色浮动,花影随风。
     婉转的丝竹,轻快的霓裳,自然少不了如黄鹂歌喉。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已经渐渐入醉的李渊,脑海中还残余些许的清明。
     他下意识的皱皱眉头,似觉不妥。
     为何?
     因为这唱曲的宫人,其歌词儿真是蹊跷。
     宫怨诗!
     这可是禁忌之事,更何况还当着自己这个正牌大宫监,旁边还有一位副监呢!
     这,是跟谁怪怨?
     广皇帝?
     自己,裴寂?
     这首诗,大大地有名啊!
     名为《团扇诗》,作者是西汉成帝刘骜的妃子班婕妤。
     班婕妤是哪个?
     班固、班超和班昭的祖姑,善诗赋,有美德,着名才女。
     这首五言诗《怨歌行》,亦称《团扇歌》,是历史上最有名的宫怨诗,也是宫廷中的禁诗之一。
     得过宠的美人儿班婕妤,在赵飞燕姐妹入宫后,彻底失宠。
     此诗,便正是在那般境况下所作,也算是一首感情纯粹的一等好诗!
    喜欢。
  

第108章 队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