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93章 集薄与献寿之礼[2/2页]

且隋 玄武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看见的东西!
     地处苦寒偏远、全是新入各色生民、一穷二白……放逐之地啊!
     任何官吏,只要能干完两年,一定可以提拔重用!
     东北地,真的是一个很能锻炼人、很能锻炼官员的天选之地!
     其实,在前朝历史中,也不乏一些这样的一类出身低微的官员。
     因为他们熟悉地方事务、思路清晰、表达能力好,特别像上计吏这类官员,立马就被朝廷看,然后直选进入中枢任职!
     三国时的风云人物,公孙瓒、司马懿、邓艾等,都曾担任过上计吏!
     大隋大朝会的岁计、大计,是皇帝和朝臣们维持集团公司的一种方式。
     现在,实际问政的现实意义降低,更多表达的是其形式上的象征意义!
     其实,各地定期源源不断上报的政经材料,会及时汇总到政事堂的左右仆射手中。
     季、月、旬、日,都有文帐汇编,以供皇帝和有司使用。
     如今郡令的集簿,既是向皇帝表达一种执政抚民的诚意,也是君臣之间上下关系的一种维系!
     ……
     好久,阿布强忍着疲困,站得笔直,听着一串串考究的数字和文字。
     这个环节,终于结束了。
     第二个环节,献寿。
     “献寿礼——”
     侍中高喊。
     赞者的声音,在大殿上空回荡。
     《千秋之乐》奏起。
     献寿,并不是说是为皇帝的生日献礼。
     大朝会的献寿,是古礼之一。
     意及新年伊始,岁月更替,国祚延续,又增一载;而皇帝,代表国家正统,接受众人献礼增岁。
     这献寿礼,都是固定说辞,固定的动作。
     斛祝寿,称贺正!
     群臣在含元殿向广皇帝斛祝寿,命妇们在中宫向萧皇后斛祝寿。
     第二天一大早,群臣还要到东宫向皇太孙杨侑斛祝寿。
     如此之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大陈设!
     很像纯粹的夸富和献宝!
     先是提前将帝国宝库中的珍宝,一一陈列在含元殿上。
     绝对有点像后世的顶级文物珠宝展,真的能把人的眼睛闪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随便拿出一件,绝对都是永远不准拿出国境线的存在!
     这还不算,在斛祝寿环节,文武百官、各郡朝集使、藩属国、非藩属国使节,不仅得说一串不要钱的吉祥马屁话,好要进献很要钱的奇珍异宝贡礼。
     金银珠宝,山珍海货……有的,还会别出心裁地献上各方祥瑞!
     凤凰,麒麟,龙须,异象……
     总之一句话,就是说中央之国大隋、天下之主广皇帝,威加四海,泽被九州,万国之国,万王之王!
     说难听的,其实就是明目张胆地向皇帝行贿、送大礼!
     而皇帝,也得坦然受之!
     皇家内府府库,也将因此会大收一笔光明正大的财富礼物。
     而这些东西,也绝不会被民部计入国家财政的府库账册,只算是广皇帝的私房钱!
     广皇帝也需要赏赐大臣,还得做一些他自己想做的事情。
     比如,白鹭寺的内外候官……
     大屋作杨继勇得送两份,一份是代表襄平郡的,一份是代表粟末部的。
     东西合起来很多,但最值钱的,便是上好的精铜。
     这个环节,先是皇太孙杨侑献寿。
     只见他出列跪伏,行大礼,上贺表,口诵献寿辞曰:
     “宫殿参差列九重,祥云瑞气捧阶浓。微臣欲献唐尧寿,遥指南山对衮龙。”
     (借一下唐王涯的诗,造个气氛,瞎编。)
     然后,东宫负责献宝的官员,抬上了杨侑精心准备的献寿礼。
     这个装在辇上盖着黄帕的礼物,一经打开,就差点闪瞎了众人的眼睛。
     一溜十二尊小金佛!
     不仅宝相庄严,栩栩如生,而且在莲花座上都有宝石珠玉镶嵌其上。
     端的是精巧、豪奢、上档次!
     十二佛,东、南、西、北、上下、东南方、西南方、西北方、东北方,东方三尊。
     广皇帝信佛、敬佛、礼佛、懂佛!
     杨侑的做法,很贴圣意!
     送这礼物,当然是来自别人的主意。
     是少保杨子灿和他姑姑杨吉儿建议他这么做的!
     杨侑开了一个头,其他的王公大臣、诸藩使节、外国嘉宾,便纷纷上表献寿。
     诸公的献寿礼仪……
     中书令上奏地方的贺表……
     黄门侍郎奏祥瑞吉兆……
     户部尚书奏诸州的贡献之物……
     礼部尚书奏诸蕃的贡献……
     太史奏云物、占卜的好兆头……
     一时之间,华词翻飞,锦绣满堂!
     殿内庭阶之上,小金佛,珠宝,珍玩,玉如意,珊瑚树,宝石盆景……
     晶光闪烁,琳琅满目,耀人眼球!
     络绎不绝!
     豪横!
     看着明堂之上,各色人等的表演,各种宝物的呈现,阿布恍然若梦。
     都不容易啊!
     诸蕃使节、地方官员、朝集使们,赶着这大过年的日字来京,难道仅仅是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贡礼和忠诚?
     国家,家族,个人!
     人各有志,家族、国家也如此!
     志向,追求,存在,有时候都需要一个合适的平台和机会去展示。
     大隋帝国元日大朝会,何尝不是每个社会单元展现自我灿烂的高光时刻?
     一瞬间的闪耀,或许会湮灭无功,但也或许会获得意外的机会和惊喜!
     朝集使如此,诸蕃来使如此,那些外国礼宾呢?
     会不会也因此高看大隋一眼?!
     ……
     “礼毕!”
     侍中虞世基高喊,声音清亮雅美!
     看来这老头平时练得很扎实,比那个典仪唱得好听悦耳多了。
     此时,代表朝堂的中书令裴蕴与左卫大将军宇文述,出列为皇帝献寿。
     嘿嘿,这次,就是利用国库,给皇帝家的内库意思意思了!
     至于这两个老家伙,会不会趁机给自己口袋里捞一点,就没人知道了!
     反正,老宇文肯定是会动手脚的。
     他的贪财好利、雁过拔毛的性格特点,可是天下闻名。
     送给皇帝的,绝对不能少!
     装进自己地窖里的,也一点不嫌多!
     这时,大殿内外的众人,听典仪指挥一起跪伏、行礼、三呼万岁!
     礼仪实在繁缛,但货真价且实。
     真是好一场大陈设——排场!
     第三个环节。
     “致颂词!”
     典仪高声大呼。
     他的声音,虽然没有像虞世南那般余音绕梁,但似乎显得清脆高昂、精神饱满。
     专业的,就是专业的!
     阿布心中佩服不已。
     耳边,响起赞者的传音,声震名堂!
     奏《皇夏之乐》!
     广皇帝振作精神,小杨侑也将身体挺得笔直!
     这可真是难为这爷俩了。
     一个身体不好,一个身体没长好!
     只见侍中裴蕴,上前开始大声宣读广皇帝的领颂之词:
     “深哉皇度,粹矣天仪。司陛整跸,式道先驰。八屯雾拥,七萃云披。退扬进揖,步矩行规。”
     “句陈乍转,华盖徐移。羽旗照耀,珪组陆离。居高念下,处安思危。照临有度,纪律无亏。”
     (编不出来,就随便凑一个宋郭茂倩的吧,见谅!)
     皇帝的颂词一宣读完毕,整个大朝会进入最后一个环节。
     三蹈舞!
     阿布跟着自己面前的老臣,亦步亦趋,步出班列。
     跟着前边的人,都将手中的笏板插在腰间,于是依样画葫芦,也做了同样的动作。
     保持得很整齐,符合乐律节奏,不快不慢!
     殿中众人,在典仪引导之下,排好队伍。
     先,是鞠躬!
     广皇帝举酒杯示意!
    喜欢。
  

第293章 集薄与献寿之礼[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