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90章 契骨王子的来信[2/2页]

且隋 玄武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先是未婚妻那边的父兄们私底下找那个吐屯寻仇!
     结果,虽然那个主犯被剐了,但吐屯的突厥武,士们最终将谋刺者砍杀殆尽。
     这还不算,等王庭知晓这事,反咬一口。
     认为契骨人敢这么做,肯定是得到国主古向南的指示,于是发兵问罪,将阿热古思汉的老爹阿热古向南给捉走了!
     对,捉——走——了!
     恐怕也只有都拔才敢这么干,估计他是被突厥周边风起云涌的脱离潮、反叛潮给吓怕了。
     他以为,只要收拾住这些小国的酋长、国主,这些国家自然就乱不起来。
     可惜,他们忘了契骨还有一位更厉害的王子,他叫阿热古思汉。
     虽然阿热古思汉只有二十四岁,但是他在十八岁的时候,基本上就开始代替他父亲古向东掌握国政。
     无他,唯才能尔!
     之所以他没有赶上家中的巨变,因为他正带着自己的亲信,去了天神爱喝汗的北神宫——夏宫朝圣去了。
     等他得到消息,星夜赶到契骨汗帐的时候,等待他的是满地狼藉和连续噩耗。
     父亲阿热古向南被突厥人捉走了,他那美丽的未婚妻也不堪受辱自杀了!
     大怒之下的阿热古思汉,并没有轻举妄动。
     正面硬扛东突厥,契骨不是人家对手,只会招致更加疯狂的报复!
     他一面派国中的老臣,带着厚礼去了九十九泉,在突厥汗帐为父亲说情走动。
     另一面,他亲自再次秘密潜回贝海尔湖畔的北神宫,寻找天神教——那个叫神使策恩的帮助。
     神使曾经告诉过自己,有事就来这里找他!
     于是,便有了发给阿布的这封求援信!
     呵呵,真是瞌睡遇到了枕头。
     阿布正愁在突厥的内部,找不到一个愿意跟着自己指挥棒干的部落。
     这不,契骨不就来了!
     这契骨,在整个东突厥行政体系内,其地位可一点不小。
     虽然占地面积没有室韦那么大,但其战略意义和地理位置,可比室韦重要多了。
     室韦,只能是个地域概念,里面是大小六个部落,并且这部落之间很不团结,各有各的主张的偏向。
     比如南室韦就和粟末交好,北室韦和大隋交好,而像其他如钵室韦、深末怛室韦、大室韦依附的是东突厥。
     是典型的大而散!
     这契骨却完全不一样!
     自从被李陵家族鸠占鹊巢之后,契骨有了两个民族。
     但是这个双民族的大部族,异常团结和好战!
     契骨的战马和武士,名号一直是响彻整个铁勒大草原。
     他们,算是在东西突厥正北方的草原一霸!
     并且,在有了李陵家族带过去的汉家兵家、法家、儒家,以及科技文化加持之后,契骨蜕变得更加狡猾和危险!
     当然,一直受人口规模的限制,契骨再强也强不到让突厥人不可压制的地步。
     分裂后的东突厥,可机动兵力,就达二十万!
     草原上,本来就草盛人苗稀,论人口稠密度,突厥人要远比身处北部、也更加酷寒的契骨高得多。
     战争潜力,绝对不是契骨能硬扛的!
     当然,契骨也不弱!
     古思汗没有轻举妄动,这就是他聪明的地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开始暗暗筹划!
     阿热古思汉随同求援信一起寄回的,还有一封契骨详细的部族范围和力量的介绍。
     当然,还有搜影和灰影关于契骨详细的勘察调研报告。
     契骨,地当伊吾之西,焉耆北,白山之旁。
     人口数四十五万,有可战兵力七万。
     面积东西约三千里,南依贪漫山,东临贝海尔湖,北区漠北极寒之地,西去阿尔泰山。
     夏天潮湿多洼,冬季积雪覆盖。
     旗鼓人身材高大粗壮,原住民赤发白肤绿瞳,外来者李陵苗裔皆或为黑发黑瞳,或独黑发、黑瞳者。
     到这个时代,纯种黑发黑瞳者,已经非常稀少,数量最多的部族民为单独黑发、黑瞳者为胡汉儿!
     其中,以黑发者,最为尊贵。
     现在,契骨人男子少,女子多,也不知道是基因的原因,还是气候的原因。
     在这里,无论男女,喜欢带耳环。
     民风崇尚勇敢矫健,好武成性!
     就像当初阿布第一次碰到古思汉时所见那样,契骨李姓苗裔男子在十岁的时候,都会将其手背刺青。
     左刺虎头,右刺桃花。
     而作为契骨勇士的战功记录,便是虎头嘴上的胡须。
     数量越多,表明这只手的主人越勇敢!
     据说,正常老虎的胡须也就六根。
     而古思汉手背上的那只虎头之上,密密麻麻有几十根。
     契骨的女人,也有刺青的习俗。
     不过,那都是已婚的女子。
     她们的刺青,是在脖子上面,皆为花草。
     这之中,黑发、黑瞳,或黄肤的女性,全部都得刺上同一种花。
     桃花!
     李陵的后裔,为什么总和桃花过不去?和老虎过不去?
     明白李陵家世的人,肯定都会明白。
     这个事,还与他们的老祖宗飞将军李广的两个典故有关。
     射石搏虎!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契骨人,做为草原游牧民族,崇尚自由恋爱,非常奔放热情。
     阿布看到此处,也不为诧异。
     这样子的风俗,很具有扩大族群规模的少数民族特点。
     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这既是母系社会的遗风,也是人多力量大的朴素生存哲理!
     契骨,也采用生肖纪年,以十二种动物为纪。
     选择的具体动物,和汉地也没有什么区别,这似乎深受汉地文化的影响。
     虎,羊,马,狗……
     虽然这个地方霜期较长,但还是足够庄稼完成一季。
     有禾、粟、大麦、小麦、青稞。
     至于加工面粉的工具,还没有像粟末地那样的水推铁磨,或者像大隋普遍使用的人力、畜力推动的石磨。
     他们要将这些庄稼果实加工成面粉,全得用一种很原始的工具,石锤或者木槌。
     反复捣碎后,然后用面箩筛出底下的细面食用。
     三月种,九月获。
     不过,和以前的粟末地一样,契骨人都以肉食为主,面食为辅。
     所以,强壮!
    喜欢。
  

第290章 契骨王子的来信[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