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76章 世道纵横[1/2页]

且隋 玄武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阿布并不想将自己的部队无限扩大。
     总是想着,如何打磨出出之能战、战之必胜的一支精兵。
     作为阿布的铁杆粉丝,也是最看重的未来之星,阿布将这个重担交给了苏有方和裴行俨。
     这两人虽然年轻,但受过非常良好的教育。
     并且,阿布通过历史的透镜已经知道,他们都是这个时代不可多得的将星!
     最难得的,是他们不仅拥有军事天赋和才华,而且其忠诚度都是杠杠的。
     此外,寄予厚望的,还有守孝的麦梦才、正在从头开始的程知节、以及刚刚进入粟末地就被迷住的长孙无忌……
     当然,还有粟末地的自家子弟,如胡图鲁、安土契克、阿库度琦、阿古达哥等。
     至于当年文帝时期的流亡军士中,还有周孝安、何黄虎、王萧安、张必成、李成阳等。
     文职系统,就不用再一一数说了。
     阿布有这样的设想,那之前对于所有骨干人员的调派、组成、制衡,需要耗费他大量的精力。
     军队,是一个无数特殊能力人员的大集合。
     当大量的武力、体力、性格强悍的人员,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对他们的管理和教育,就不能再像管理普通老百姓那样去处理了。
     钢的纪律,水的关怀,情的网络,金的理想!
     因此,粟末地的军人,提倡的是综合素质。
     这,才是粟末地强军的关键。
     当第一期学员军官,接受完军校最为严格的学习、训练、培养,阿布总算可以长出一口气了!
     以后,源源不断接受过正规培训的军官,自己的部队将进入另一个阶段。
     标准化,正规化,职业化。
     只要军队的基层建设做的扎实,就不担心部队会变质、变坏、垮掉。
     即使残酷的战争,将部队减员得厉害,但只要骨干力量幸存下来一些,这支部队就有重建的希望!
     大业十年春,有近三百五十五名经受过两年学校系统学习的军官,进入到重影、搜影、灰影的最小基层单位。
     大部分都担任了小队长,有的担任了中队长的副官,有几个直接进入到大队参谋部门。
     程知节本来要被派到第一军第一大队任参谋,但是他提出申请,最后经过阿布特批,最后成为了第一军第一大队第一小队队长,领六十人,分六个小分队,管六个小队长。
     像他这样,分派时提出申请,直接到一线带兵的指挥学员兵,竟然有三十多人。
     对比来看,其实粟末地发展最快的属于水军,严格的说,应该是远洋军和内河军。
     天津第一远洋海军,变更为第一内河军,少将师长为刘子威。
     刘子威在这个时代不出名。
     他是原来粟末地商船队的一个大头目,对大隋内陆的河流航道、水文特别熟悉,具有常年的行船经验。
     他有一个儿子,后来会相当出名。
     刘仁轨!
     就是那个在白江口,将倭奴国水陆大军,打得吐血星散的一代名将。
     不过,现在这孩子才十二岁,正在粟末地的中学里读书学习。
     原本的历史上,他这时候正跟着父亲,在大隋的动乱中,颠沛流离,过着凄惨的生活。
     冲绳第二远洋海军,变更为第一远洋军,少将师长还是阿科泰弟。
     不过,旗下已经分裂出两支远洋支队。
     一支常驻冲绳;一支已经游弋在崖州岛得广阔蓝海。
     周孝安担任水军总司令,统管远洋军和内河军。
     长史,是来自霫族的都伦西库,这是大屋作的特意安排。
     这老头提出的条件是,必须带着自己的几个老婆随军,去体验体验大海的波浪壮阔!
     大业十年,粟末地新输入的人口,有近六百九十多万。
     有一半,留在了辽东大地。
     其余的人口,被悄不声息地分散到各郡,特别是契郡、夷州岛和崖州岛三地。
     虽然广皇帝的旨意是人口有上下限,但是在搜影和当地官府的勾结之下,输出的人口,要远比公布的数字要多得多。
     多出来的人口,全部被以匪患灭亡的名义,注销了户口。
     可实际上,这些人全被以极低的价格,一船一船地悄悄送出了天津港。
     至于去向,成谜!
     那些俘虏的被挟裹的普通老百姓,额头上早就被打上了乱匪二字。
     要么被砍头,要么乖乖地被运走,根本不需要任何登记。
     其实,当他们坐上高大的海船,便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善意。
     吃食、衣服,甚至还有医生,以及强制性地在散发着浓郁药味的热水中,被反复冲洗和浸泡。
     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脑袋上的头发全被剃了个精光,还有腋毛和……
     管事的说得很明白,要想活命、要想不被瘟疫吃掉性命,就乖乖听话。
     否则,一旦有病,全部丢入海洋喂大鱼。
     简单就是一句话,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人!
     还好,这时候《孝经·开宗明义章》中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还没有后世那么有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时代的普通老百姓,受教育的程度,整体较低!
     这,也侧面帮了阿布的大忙!
     所以,上船的被倒卖的俘虏们,很配合!
     关于在大业九年和十年,大隋损失百姓的具体数字,一直是个谜!
     反正这时候的秩序,真的有点乱。
     没有叛乱的郡县,还是按照当年大索貌阅整理的户册,收着租庸调。
     而那些匪患肆虐的郡州,则是有一搭没一搭的糊弄着上面的差事。
     如果收不上来或者不能足够,就托之以匪患和灾荒。
     所以,匪患成了好多庸官、懒官、坏官的最好借口!
     朝廷也没办法,实在是这两年匪患和灾荒,也太多,也太频繁!
     许多官员都没搞明白,大隋这突然间,不知道怎么回事,就乱起来了!
     天灾频繁,人祸更多!
     是啊,大隋生病了!
     现在,就连皇帝也病了!
     大隋这个机器开始缓缓地降低速度,慢了下来!
     谁都不知道,这慢下来的大隋,到底意味着是什么!
     但总有一些人,非常怀念高速时代的大隋,以及挥斥方遒、纵横南北的广皇帝!
     比如,关陇势力的人,那些造反和蓄意造反的人,以及隐藏的很深的……!
     唐国公李渊,现在很急躁!
     蒲山公李密,现在很彷徨!
     他们身后的关陇势力的头目们,也很慌乱!
     三大造反势力的头头们,也很头大!
     ……
     为什么?
     因为他们都发现,当广皇帝按下暂停键,大隋的所有形势,开始超出了他们的设想!
     是的,追根

第276章 世道纵横[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