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68章 如是册封大典[1/2页]

且隋 玄武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朔日,吉时。
     册封杨侑皇太孙的典礼,正式施行。
     十岁的杨侑,年未及冠,还是双童髻,按照规矩,册命行内册之礼。
     钟鼓齐鸣,奏《正和之乐》。
     金、贝、丝、竹、匏、革、牙、角,交响奏鸣。
     册封大典的规格,是按照元日大朝会的规格来进行的布置的。
     仪仗,列黄麾大仗。
     参礼人员,需各服其朝贺礼服。
     伴随着音乐,所有人在通事舍人的引领下,按非常严密准确的时刻,集朝堂、俱就次。
     现场,端庄肃穆!
     这一次,大屋作父子都是穿着隆重绯色礼服,上朝参礼。
     真厉害了!
     这父子,一个是从一品的国公,一个是正三品的太子少保。
     大屋作——杨继勇倒还罢了,资历、年纪、贡献,就在那儿放着呢!
     可这个新鲜出炉的太子少保,杨子灿,可就扎眼了!
     二十一岁的少保,真稀罕啊!
     众人惊呼,不知不觉之间,这朝堂之上,又出来了一股新势力。
     关东派!
     大屋作,是接到皇帝诏令,在安排好襄平城的事情,就一路舟车劳顿匆匆赶来参加这册封典礼的。
     同来的,还有王蔻、李贤、高琬,以及佩瑗儿和可立儿。
     这次,阿布家可算是在东都洛阳城中聚齐了。
     吉时来临。
     侍中,手持朝芴,大声启奏:
     “请中严!”
     中严,大礼议时,中庭的戒备力量,是重要的仪节。
     钑戟近仗,各自进入大殿,陈列于含元殿的殿庭之中。
     太乐令、鼓吹令等,率领乐工也都就位;举麾的协律郎,紧跟其后入位。
     然后是典仪,领着赞者们就位。
     手持武器、铠甲锃亮的侍卫官、捧着各样宝物的符宝郎、负责奉迎的俱诣阁……
     一一到位。
     这时候,通事舍人和他的下属们是最忙的。
     他们引领众位贺礼的群臣到位后,又得引这两个册使人站在含元殿门外的道东面西。
     而黄门侍郎呢,就领着主节、奉节,站在去东宫方向的右贤门内道,朝北面而立静候。
     中书侍郎,则率领令史奉着册案、玺绶案,站在主节和奉节的南面,俱朝西面。
     每案,都有令史二人,穿着绛色公服,成对而举。
     册和玺绶上,都覆盖着黄色丝帕。
     侍中,再次手持朝芴,大声启奏:
     “外办!”
     册使仪式,正式开始。
     广皇帝身着衮冕,坐着五色舆,由数人抬出。
     曲直、华盖、警跸、侍卫的配置、服饰,如其它大礼议时一样。
     这时候,太乐令下令撞黄钟之钟,右边的五钟紧接着呼应。
     协律郎跪下, 趴伏于地行礼,然后举麾,鼓柷,奏《太和之乐》。
     在音乐之中,广皇帝下五色舆,登上御座,南向而坐。
     看皇帝坐下,符宝郎奉着皇帝的宝玺等物,置于御座前以往放置它们的地方。
     乐止!
     重头戏来了。
     阿布振作精神,睁大眼睛,仔仔细细地看着这一幕。
     因为他现在是三品的武官,不仅位置好,而且因为是单排,一点儿也不拥挤。
     这视野,杠杠滴!
     直把还挤在老远地方的七品人堆后面的一帮衙内们,羡慕坏了!
     不,还有妒忌恨!
     特别是现在连一个品身也没有的李二郎,那心里的滋味儿可想而知!
     如果目光能够变成激光束,估计这时候的阿布,身上不仅全是窟窿眼,而且很快会变成一团烈火,然后变成一块焦炭!
     阿布却浑然无觉。
     双手装模作样地地捧着一条崭新的象牙质芴板,头不动,眼珠子乱转。
     通事舍人,引主副册使二人就位。
     原来是宇文述和虞世基两位宰相,一武一文。
     “为什么不是太傅卫玄?是不是老人家年纪大了,走不动了?”
     阿布心里想。
     担当太尉身份的宇文述,刚一进大殿的门,乐音一变。
     《舒和之乐》!
     直到这主副册使到了他们该到的位置,音乐方止。
     等大家都立定站好,典仪唱曰:
     “再拜。”
     赞者们,也一起承传,将指令和声音清楚地传遍大殿的每个角落。
     所有官员,开始整齐地施礼参拜。
     侍中上前,将拟好的圣旨交给降诣使者。
     典仪唱曰:
     “有制。”
     这个时候,只见身着厚重礼服的宇文述和虞世基,跪下行礼,然后起身。
     只听侍中开始宣读圣旨,宣制曰:
     “昔者哲王受图,上圣垂范……太子昭嫡长子代王侑,地居茂亲……朕谓此子,实允众望。可以则天作贰……册立侑为皇太孙,命公等持节展礼。”
     内容,基本上就是先前的那个《册代王为皇太孙诏》。
     宣制完成。
     所有的官员,全部跪下来再拜。
     这时候,侍中退回到皇帝身侧不远的侍者位。
     而黄门侍郎,引导主节站在册使的东北位置,面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主节,将手中的节郑重地交给黄门侍郎。
     节是什么东西?
     以竹为柄,长八尺,以黄色牦牛尾编制的装饰物,成九折、竹形。
     玺、符、节,皆为国之重器,是帝王的凭信之物,用途各异,但都事关国之所望。
     节者,是朝廷派遣使臣所执的凭证。
     使臣持有节,就成了朝廷特命的全权大臣。
     他手中的节,就相当于特别通行证和皇帝授予之权。
     黄门侍郎双手捧着节,向西面授于宇文述。
     宇文述接过节,又将之交给主节,主节又将节交给奉节。
     然后,主节和奉节二人,站立在主副册使,即宇文述和虞世南身后。
     完成这一环节,黄门侍郎就退回自己的位置。
     接下来,中书侍郎出场。
     他带领捧着册案及玺绶案的持案令使,站在册使的东北位,面西而立。
     持案者退到主副册使的后方,也就是宇文述的左手边。
     中书侍郎取过册书,面西将册书交给主使宇文述,宇文述双手接过并将册书放置在身左的持案者端着的案上。
     然后,持案者后退,站立在主副册使的身后。
     这还没完。
     只见中书侍郎又取玺绶,将刚才的动作又和宇文述做了一遍。
     等中书侍郎退后回位,这个环节结束。
     听典仪又曰:
     “再拜。”
 

第268章 如是册封大典[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