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96章 家里有本经[1/2页]

且隋 玄武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阿布的行为,就看怎么看。
     从李贤角度看,阿布弥补了其作为一个女人人生的遗憾,消弭了她人生的生死危机。
     从高大元角度看,阿布维护了其作为一个国王的尊严,也让他有机会体会到人生天伦之乐的圆满。
     从高句丽朝堂角度看,不论这孩子是谁的,但至少让国家正统传承有序,当然不包括一些心怀鬼胎者。
     从高句丽普通老百姓角度看,国王子嗣繁衍,国祚绵长,大幸。
     ……
     这个事件当中,似乎所有人都得到了自己所需。
     相互需要,相互解脱,相互成全。
     这不是无聊辩护,而是社会赤裸裸的真实。
     阿布、李贤、高大元……都是活生生生活在现实中的一个人!
     杨柳湖柳城太守府,现在是个实实在在的大家庭。
     高宾一家,已经在专家区找了一处依山傍水的别墅住进去了。
     李贤母子,堂而皇之地在太守府后院里择了一个精致小院住下了。
     谁也没说,谁也没提。
     似乎这母子二人,原本应该住在此处。
     就连最该提意见的高宾夫妇,也不知道为什么,主动忽视了关于李贤母子的安置问题。
     看来,大家都是聪明人,都长着一颗玲珑剔透心。
     大屋作更没事,呵呵一笑,只要休沐回家,就一左一右抱起佩瑗儿和高俊到处显摆。
     他叫佩瑗儿“圆儿”,叫高俊“可儿”,从来不带姓。
     每当两个小家伙奶声奶气地喊“爷爷”的时候,他的眼睛自动就眯成一道缝,花白的胡子还一翘一翘的,甚是可爱。
     他很喜欢带着两个小家伙睡觉,然后讲故事、唱曲儿,还亲自去后花园里找小昆虫给孩子玩。
     偏心谁吗?
     还用明说?
     这可是古代!!!
     王蔻现在是太守府正儿八经的太夫人,也是府里最大的官。
     下面管着三个女人,两个正怀孕的媳妇,一个带亲孙子的准媳妇。
     另外,还有两个女亲家。
     一个是娥渡丽的阿妈,不常住。
     一个是高琬的阿妈高琬,常驻。
     还有,这所有女人们的随身侍女丫头,还有府里既有的女婢和男仆。
     多少人?
     又一百五十开外了!
     所以,这太守府的前中后院,有点庞杂。
     即使如此,王蔻也管理得井井有条,人家又不是没过过大家豪门的日子。
     太原王家的几个主支,最鼎盛的时候,门客如云,奴仆成群,每一家,都是成千的人。
     那才是真正的豪门望族!
     太原王氏,是最早登上一流门阀士族地位的望族,兴盛不坠达两百年之久。
     小小的太守府,在作为王家的大家嫡女的眼中,执掌起来可不要说太容易。
     就是她手把手教出来的娥渡丽,已经具有了惊人的掌管家财能力,得到了整个粟末地族民的高度认可。
     可是,最近王蔻有点心烦。
     啥事?
     儿女的事呗!
     谁?
     准媳妇李贤!
     孙子是爱、是宝贝,可这个媳妇真有点不清不楚啊!
     膈应!
     王蔻尽量和这个孙子他妈不直接交流。
     但还是在后院温璇的院子旁边,给她收拾置办了一处非常豪华的院子,让他们母子居住。
     平日里,一到饭点,便让人去请出来,一起在饭厅大圆桌上吃饭。
     这时候,就会把高俊和佩瑗儿安置在自己的身边,再旁边是阿布和大屋作,两个亲家。
     再旁边,便是娥渡丽和高琬,然后就是李贤。
     李贤倒是显得落落大方,很无所谓。
     其实按照辈分,这位置就有点尴尬。
     但李贤根本不在乎,似乎感觉这样安排非常之好,就应该如此。
     该吃吃,该喝喝,该聊天的时候也不藏着掖着。
     她很喜欢这样,这才算是所谓中原大家庭一家几代居家生活模样。
     闹哄哄的都在一起,真情实意,其乐融融,太棒了!
     想见的,都在。
     想聊的,直接说就可以了。
     不是说李贤和王蔻两人,都会视而不见,而是他们尽量避免直接对话。
     实在躲不开,就来这么几句。
     “太太,万福!”
     李贤然后就恭恭敬敬地行个礼。
     两手交叠放于胸前,微俯首,微动手,微曲膝。
     “哦,俊儿他娘,万福!”
     王蔻也就顺势做样子,还个万福礼,然后就目光不对视地走开了。
     可王蔻从来都不主动行礼,这个规律可是把握地死死的。
     呵呵,这礼节关系,看着似乎是平辈论交,可事情真不是这个事情啊!!!
     是亲戚?是王妃?还是媳妇?
     有点尴尬,双方必须得不计较!
     日子,还不得忍受着好好过?
     两个女人不看阿布契郎的面,但总也得看顾自己小宝贝可立的面儿!
     太守府家的饭桌文化,和大隋贵族上层普遍实行的分餐制完全不同。
     在阿布的力主之下,他家执行的是主人合餐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个大圆桌,四周摆上小圆凳,只在阿妈和老爹的主座方位摆两张靠椅。
     后来,等有了两个亲家母加入之后,又在王蔻这边,加了两张靠椅。
     至于佩瑗儿和高俊,则是坐在阿布抄袭前世而来的宝宝椅。
     佩瑗儿在王蔻的右边,高俊在大屋作的左边。
     一边一个,雷打不动。
     人家的地位,比阿布要高得多。
     吃饭的时候,老两口亲自动手,直接给两个孩子布置饭食。
     装好后,他们会将那些特制的饭食餐具,小心地嵌放在宝宝椅前面的餐盘之上,然后目不转睛地看孩子吃饭。
     两个小家伙,便自顾自地开始埋头赤手干饭,根本不需要别人饲喂。
     阿布是坚决反对三岁的孩子,还需要大人喂饭吃的。
     孩子自己有手有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尽管老两口心痛得要死,很看不过孩子们把自己摆弄得像个乞丐,但还是熬不住儿子的强硬坚持!
     人家的儿女,人家做主!
     自家的儿子,老两口已经做不了主了!
     其他人,吃饭的时候,还可以聊天。
     一点也没有规矩!
     完全不像中原地区贵族家庭“食不言、不露齿、不砸嘴”的吃饭文雅模样!
     礼乐崩坏啊!
     王蔻刚开始很不乐意这种合餐制、圆桌制、乱说话的就餐方式,一再告诉儿子,这是坏了礼仪规矩,是大事。
     老太太,似乎还是想体会一把大族旧制的无限风光。
     比如,让媳妇们一个个伺候着,就个餐、喝个茶、汇报个事……
     或者让她们来个跪行于地、举案齐眉、分列左右的局面……等等!
     可这一切梦想,似乎都全被自己家的小祖宗阿布契郎给彻底破坏了。
     自从他从陀太峪回来,就开始尝试改变粟末地的一切,包括家里的。
     吃饭、穿衣、住宿、取暖、餐具、用物、制度……
     于是,太守府也变了。
     有了高脚椅子,有了大圆桌,有了合餐制,有了一家人围在一起吃火锅……
     王蔻由开始的生气、抗拒,到慢慢的接受,再到开始逐渐享受!
     熬谁,也熬不过儿子!
     论享受,谁也比不过自家儿子会享受!
     除非不和儿子在一起过了,也不和媳妇们一起过了,不和宝贝孙子们一起过了。
     可是,这怎么可能?!

第196章 家里有本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