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82章 在粟末地丰收的原野上[2/2页]

且隋 玄武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那时候,倒是跟着杨吉儿、观音婢,在东京城里喝到了花样繁多的一种叫“饮子”的饮品。
     记得当时杨吉儿说,这“饮子”就是一种凉茶。
     用水果或者草药熬制而成,放凉后不仅解渴,还能清热解毒、平降热气呢!
     喝着自家的冷饮,阿布总是不由得想起前世历史上,那个关于李二郎研制出酸梅汤的典故。
     嘿嘿,李二郎的“饮子”酸梅汤!
     也不知道这小子现在在干啥?
     这经典酸梅汤,也不知道被他研制出来了没有?
     喝了一口冰西瓜汁,阿布嘱咐佩瑗儿,要带好弟弟高俊,不要乱跑。
     说完,给一旁的李贤,递个暧昧的眼色,便拿起钢叉,奔向一辆跟在收割机后边捡拾麦捆的大马车。
     佩瑗儿非常开心,因为终于有一个吃饭睡觉都在一起的玩伴。
     她非常喜欢这个和自己差不多年纪的小弟弟,这可不仅仅因为高俊长得超俊超可爱。
     就是一种说不清楚的亲,看着就是喜欢!
     作为姐姐,自然就有了姐姐的霸气和爱心,呵护高俊就像是对待自己最最喜欢的布娃娃。
     阿布走之前,为自己的两个孩子,用捆好的麦子搭了个凉棚。
     竖着立上四五捆麦子,然后在上面横着搭上两捆,就形成了一个既遮阴、又四面通风的凉窝棚。
     地上,铺着一层摊开的带穗麦秆,整整齐齐,非常平坦舒爽。
     天高云淡,岁月如火,秋收肆意书写着醉人的画卷。
     姐弟两个,一边唆着冰棍,一边看着忙碌的人们。
     他们的目光,一直追逐着忙碌的身影。
     特别是那个光着膀子、扎着白手巾、高高瘦瘦的爸爸,或者叔叔!
     “可立儿,你也应该叫爹爹?”
     “我不,他是叔!”
     “不,他叫爹爹!”
     “为什么?”
     “因为我叫爹爹,所以你也只能叫爹爹!”
     “爹爹是什么?”
     “爹爹就是爹爹,除了阿妈,就是世界上最亲的人。”
     “不,除了阿妈,最亲的人是爸爸!”
     “爸爸?爸爸是什么?”
     “爸爸,就是搂着我,和妈妈,我们在一起睡觉觉的人。”
     “哦!那不就是爹爹吗?”
     “是吗?爹爹是爸爸?”
     高俊一时间有些糊涂,连冰棍融化了,掉在自己的衣服上都没发现。
     “弟弟,你的冰棍掉了!”
     “啊?我的冰棍,呜——”
     “别哭了,我的还有很多,给你吧!”
     “好吧,谢谢姐姐!”
     “不用谢,不过你拿着也得让我吃几口才行!”
     “这,不行,只能吃一口!”
     “吃一口?不好,必须吃三口!”
     “三口,不,只能是一口!”
     “两口,否则我的冰棍,不给你了!”
     “那,那好吧,就两口,不过得我先吃!”
     说着,高俊鸡贼地一下子将冰棍塞进自己嘴里许多。
     可惜咬了半天,都没咬动,最后只咬下来一小块。
     “轮到我了!”
     佩瑗儿理直气壮地说。
     高俊有点舍不得,可当看到佩瑗儿的严厉眼光,又只好恋恋不舍地将冰棍递到佩瑗儿的嘴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佩瑗儿不客气,一口就咬去一大块。
     高俊不干了,嘴一撇,就想哭。
     “不许哭!”
     佩瑗儿眼一瞪。
     高俊立马变得老实,低下头,用心地开始对付自己手中的那个残缺冰棍。
     ……
     这一幕,让在旁边负责照看两个孩子的李贤,看得啼笑皆非、感慨不已。
     这,可真是一家人啊!
     瞧瞧这姐弟俩!
     粟末地的秋收,一直会延续到十月初。
     可这时候的大隋,也不太平。
     一份来自灰影灰五的紧急情报,让阿布想继续泡在秋收火热中愿望落空。
     大隋,有人造反了!
     阿布记得前世好多人都说,大隋之所以在广皇帝手里灭亡,是因为有太多人造反。
     而造反的原因,就是因为其在位期间不断地对老百姓加重赋税。
     然而,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先得说说大隋的税赋制度,这也是阿布的粟末地重点参照的制度。
     大隋征税,可一点不是乱征。
     大隋先后进行过两次严格的人口普查,做好准确征税的人口基础。
     和粟末地一样,大隋的人口普查采取的是大索貌阅的手段。
     大索,就是大搜索、大搜捕。
     貌阅,就是验首。
     对人口进行当面审核查验,记录民户的年龄、外貌等特征,以验证有无瞒报、谎报情况,确保户籍信息的准确性。
     大索貌阅,是全国开展的大动员大搜索的国家行动。
     结合律令、军队、官员、乡老、密探,对全国各地大小村镇、城市进行严格的人口查验核查。
     在重新整理、完善在籍户口的同时,重点搜查用各种手段进行隐匿的人口,即隐户。
     其实,自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民间豪强地主巧立名目,逃避税负。
     其中最主要的手段,就是通过隐匿人口,积蓄财富,从而造成民强国弱的局面。
     大隋的大索貌阅政策,为国家增加了大量的在籍人口,使国家赋税收入空前提高。
     这也是大隋,之所以富庶到成为世界第一的基础。
     有了详实的户籍资料,隋朝文帝时期的宰相高颎,制定了输籍纳税法。
     输籍纳税法,就依每家资财情况,作出缴纳赋税的标准。
     根据从轻定额的原则,给每家每户写成“定簿”。
     定薄,就是根据严格的标准,将民户分为上户、中户、下户三等,即户等。
     这户等,将是全国上下纳税的唯一依据。
     这套方法,非常高明。
     既弄清了全国的户口情况,也基本上确定了全国民户应纳税的金额。
     这就使得民户无法逃税,地方官吏也不能舞弊。
     同时,因为比照历史,大隋的赋税极轻,这就使得普通民众得到拥护。
     因为通过比较他们发现,与其依附豪强被大肆剥削,还不如落籍为国家编户。
     这样,他们不仅能分得统一标准的国家土地,成为光明正大的均田农民,还可以享受国家较轻的赋税政策。
     大隋的户籍人口一扩大,税源便得到极大扩充。
     府库充盈,成为必然之果。
    喜欢。
  

第182章 在粟末地丰收的原野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