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7章 又一场家宴[2/2页]

且隋 玄武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把大火,就将当时全世界最大的图书馆藏书,付之一炬。
     前代先贤心血,大多毁于一旦。
     那个时刻,绝对是中华文明遭受的一次最大浩劫。
     阿布重生,虽有可能发展、发明不出前世电子存储技术,但他也得竭尽所能保护文明成果。
     他有一个浩大计划,就是穷其一生,翻印、收藏世界上所有可见古籍、文献、壁画、文字符号、说唱史诗……
     将之多做备份、多处珍藏。
     即使有一天,某些文明遭遇了不可逆的天灾人祸,但通过读书馆藏,也能给世界文明,留下一抹星火。
     “我有一愿,可以花费这一生去做。”
     “什么啊?快说说。”
     在座的人,一下子被他的话题所吸引。
     温璇也眼巴巴地追着问。
     “我想建一座全天下最大的藏书馆!”
     “全天下最大的藏书馆?”
     大家惊问。
     “是,天下之学问,尽收藏于一处坚固隐秘之所,然后再多多复制传播,到处建设读书馆,让文明之火广而散之,播布四方!”
     “好啊,这是大好事,真好!”
     “那得花多大的功夫、财力去做啊?”
     “功在千秋,利在后人,是大惠天下之举啊!”
     “我愿意参加进来,和你一起做这件有意义的事情!”
     “我也愿意!”
     “我可以捐出我家收藏的一部分书籍出来……”
     ……
     这一帮有共同爱好的人们,一时之间热情高涨,纷纷为阿布出谋划策。
     饭桌上,好不热闹。
     古代,也有读书之居和藏书机构。
     周代的藏书机构,叫“藏室”。
     而《史记》中记载,老子李耳聃,就担任过周代的“守藏室之史”。
     春秋时代,诸子百家着书甚多,各诸侯国的藏书之处,称为“府”或“藏”。
     西汉初年,刘邦集秦朝官方所藏图书,建立了第一所“国家图书馆”——石渠阁。后来,又建立了天禄阁,专门收藏各地文献图书。
     武帝时,宫廷内外,藏书之所遍布。
     东汉时,朝廷设有最大的“图书馆”——兰台。
     魏晋时代,社会动乱,但图书搜集、整理仍有推进。
     魏秘书郎郑默,编出了《中经》(国家藏书目录),开创了图书分类上的“四分法”。
     晋元帝时,着作郎李充,编造《四部目录》,确立了经、史、子、集四分法体系。
     隋文帝时期,在东都建立专门藏书的观文殿。
     但是,这都是贵族之藏,不便民读。
     如果王朝更替,风险很大,也不利于文明昌盛发达。
     其实,受世界历代王朝政治倾向、以及儒家正统思想的巨大影响,被打压甚至是毁灭的文明成果不在少数。
     像在中原大地,还有许许多多的文明成果,它们在学术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上都有着无与伦比的地位,但就因为当权者不喜而毁坏、遗失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特别是那些当时人们看来无用、荒诞、怪异、不经的读书、画卷、遗迹,毁灭得更加彻底。
     一把火,烧得真干净!
     当然,还包括民间的一些个人成就。
     或因为经济上拮据,或因为敝帚自珍,或因为奇货可居……
     最后,都不能广传天下,以致空有其宝,而不能造福天下,终于散失不明。
     然而,往往就是这些东西,却是后代研究远古、继承科学、开创文明的金钥匙。
     这样让人扼腕叹息的例子,不要太多!
     “我的图书馆,就不局限于经史子集了。”
     “咱们可以研究更为科学的分类方法,以便让人们更容易查阅自己想要的图书。”
     阿布按照后世自己粗浅理解的图书馆样子,说出了自己的设想。
     “咱们可以把它当一门学问。”
     “比如藏书学,专门就收集、分类、编目、查阅、印刷、收藏、经营等研究。”
     “建学说、立制度,真正实现藏天下、保存星火、惠与民的目的。”
     阿布有这样的想法,可不是一天半天的一时兴起。
     伴随着灰影、搜影的日趋壮大,每日、每月会有越来越庞大的文字、数据信息汇聚而来。
     档案学、情报学、统计学、出版学、文献学和目录学等,可都是粟末地政府、军队非常急需的学问。
     现在粟末地的所有从业人员,都是边摸索边工作,甚至加大了各地搜集这类人才的计划和行动。
     即使是最粗浅、最直观的经验,那也是宝贵的经验,是以后积累到一定程度,通过归纳总结,发现科学规律而成一门科学的基础。
     所以,缺人,缺学问。
     “我愿意干这个事,不知道你们那儿要不要?”
     高等突然张口说道。
     这话让坐在后边,正逗弄小孙女的高宾夫妇吃了一惊。
     两双眼睛,死死地盯着阿布的那张嘴。
     生怕阿布嘴一松,就把自己的宝贝儿子给拐走了。
     “我也愿意!”
     温璇善解人意,接过了话头。
     阿布不小心撇过岳母的眼睛,发现她的眼睛里也闪烁着异样的色彩。
     但很快,又熄灭,平淡。
     “我也愿意,可惜我去不了喽!”
     李贤惋惜地搂着高俊子吾,亲了亲他的额头。
     小家伙被逗的“格格格”地笑了起来,抓着妈妈鬓角的头发不放手。
     “这是一个大计划,也是一个长远的计划,咱们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参与其中,并不急在一时。”
     阿布见到高宾老舅爷的目光,不由打个哆嗦,忙开口解释。
     高登见此,也不急,开口提议道:
     “现在,我们不妨可以花些小功夫,去有意的搜集、购买、各种文字、各种类型的藏书。”
     “对那些稀罕的书籍、东西,可以借过来找人抄写,或就近复制留存,这也是一个好手段。”
     这是个傻子的工作,也是极为有意义的工作。
     “表舅说的有理,其实我们粟末地,已经开始了这项工作。”
     “目前搜集来的,主要是汉文书籍、字画、图样、笔记,其他语言的还不多,主要是缺乏这方面的人才啊!”
     见高登目光连连闪动,阿布忙用眼色制止。
     他继续说道:
     “不过,许多私人的珍藏物品,借出来还真不容易,那都说不到钱上面。”
     “这方面,我们粟末地也并不差钱,可就是人家不愿意。”
     “其实,我们已经研究出了新方法,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对书籍进行复制了。”
     “这样,针对那些稀罕孤本,是可以复制出多个副本的。”
     见阿布如此这般说,高宾失声地说道:
     “新方法?难道不是手抄?”
     “不是,老舅爷,手抄书虽然是其中一种,但不能大量复制。”
     “我们的方法,是可以像工坊一样,制作出来好多一模一样的东西。”
     “啊!真的?”
     “真的吗?”
     “那是什么方法?”
     ……
     这些爱书的人,一齐开口询问阿布契郎。
     “打死也不说!”
     阿布赖皮地回答,一副不要脸的样子。
    喜欢。
  

第147章 又一场家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