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1章 我唱《凯歌》塑魂魄[2/2页]

且隋 玄武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处。
     行军休整,开始了。
     雪地行军,其实也是一门很好的军事教育课题!
     喝着热气腾腾的肉汤,将官和各队小头目们,在山脚一处巨大的石坎下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根据阿布提出的议题清单,大家分别就防冻伤、防伤寒、雪地扎营、雪地联络、雪地狩猎、雪地隐藏、雪地战斗和反击、鼓动士气等,一一进行讨论。
     而讨论的最终成果,将整理成册,补充进入重影军规条例。
     于是,就有了“如何充分利用地火龙”的条例。
     于是,就有了“如何充分利用山林冷热泉”的条例。
     于是,就有了“如何充分利用积雪和冰层”的条例。
     于是,就有了“如何充分掩藏雪地扎营和埋伏痕迹”的条例。
     于是,就有了“如何充分判断动物、野果、野菜是否可吃”的条例。
     于是,就有了“如何在风雨雪情况下快速生火“的条例。
     于是,就有了“如何用采集和过滤取得干净水源”的条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军歌,也有了。
     不是大秦国的《诗经》之《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不是东汉的《马踏燕然》。
     “批铁甲兮,挎长刀。与子征战兮,路漫长。同敌忾兮,共死生。与子征战兮,心不怠。踏燕然兮,逐胡儿。与子征战兮,歌无畏。”
     不是柔然汗国的《天佑柔然》。
     “茫茫瀚海,亲亲我家。滚滚尘土,悠悠我穴!朗朗乾坤,男儿热血,浩浩苍穹,佑我柔然!”
     那,难道是大唐李二哥的《秦王破阵乐》?
     没有!没有!
     还没出来呢,估计这时候李二正在那儿创作呢!不能干这泄露天机的事情!
     那是宋朝岳鹏举的《满江红》?
     没有!没有!不敢有!
     胡虏肉、匈奴血,那是谁?
     自己算老几?
     也不能自个儿干自个儿!
     是明初红巾军的《红巾军》?
     没有!没有!不能有!
     胡奴、鞑奴、胡儿,你骂谁呢?
     是我大清朝的《颂龙旗》,没有!
     地大物博是对的,可“结与国之欢心”大大的不喜。
     不能有!
     那是明朝戚继光的《凯歌》?
     这个,这个……这个或许可以有!
     戚大爷,千万别穿越找我麻烦哦,小弟就是想借一借用用,用完就还。
     您如果想打死我,我就来明朝找您!!!
     什么?
     你的《风涛歌》?
     那,我也就笑纳了。
     千万别生气,我不用才怪。
     那是我的行军守则歌,不是小学生守则。
     好了,挂了,不联系了!
     《凯歌》整首歌,共五十字,12个短句。
     “万人一心兮,泰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干犯军令兮,身不自由。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
     六百五十七人,按照各队顺序,整齐的排列在新搭的点将台前。
     隋大业三年,丁卯,十一月。
     阿布契郎率草创重影军六百五十七人,穿越徒泰山南麓千里森林,中途休整于不名山窝。
     军中无酒,阿布将军手持野猪腿,在点将台上口述《凯歌》一首,教全军将士一起高歌,鼓舞士气。
     ……
     原始森林,鬼哭狼嚎。
     这,是野性的呼唤!
     要成为一支真正团结一致、能战敢战的狼队,走在前面的就必须是狼王!
     重影,从森林行军开始,慢慢走向狼队。
     狼王,影王,从阿布开始。
    喜欢。
  

第21章 我唱《凯歌》塑魂魄[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