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的钟鼓声穿过金銮殿的飞檐,惊起檐角铜铃轻响。
卫辞身着绯色蟒袍,手持象牙笏板,立于文官列首第二班。
目光掠过阶下群臣,最终落在前面垂手而立的黄首辅身上。
黄首辅今日格外精神,见小皇帝秦珩揉了揉眼睛,便立刻上前一步,声音透着刻意的温和:
“陛下,若觉困倦,不如先退朝歇息,余下奏议臣等商议后再呈御览。”
秦珩闻听此言有些不开心,目光下意识望向卫辞。
卫辞上前半步,笏板轻叩青砖:
“陛下,今日有漕运、盐税要务需奏,事关国计民生,臣请陛下留朝听政。”
黄首辅看到卫辞跟他唱反调忍不住眉头微蹙。
转头看向卫辞时,眼底已没了往日的和煦:
“卫侍郎此言差矣,陛下年幼,此类繁杂事务本当由臣等辅政大臣先行处置,何必劳烦陛下?”
“黄首辅此言不妥。”
另一侧的沈思之缓步出列,他声音却掷地有声,
“先帝遗诏命臣等共同辅政,便是要臣等助陛下熟悉朝政。
漕运关乎南北粮道,盐税系国库根本,陛下当知晓其中利害,方能在将来亲政时明辨是非。”
黄首辅的脸色沉了沉,一个两个都敢违逆他的心思了。
他刚要开口反驳沈思之,卫辞已从袖中取出一卷奏折,双手高举过顶:
“臣卫辞,有弹章奏请陛下,臣查得,去年冬月漕运北上时。
漕运副使黄明所领船队,以‘遇风覆船为由,私吞漕粮共一百五十石。
此事有漕运司账簿、沿岸纤夫证词为证!”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起了骚动,一石约等于一百五十三斤。
这一百五十石粮食就是两万两千多斤粮食。
黄明一个小小的副使,就敢贪污这么多粮食!
且黄明是黄首辅的亲侄子,满朝文武无人不知。
如今被卫辞当众点出贪腐,众人皆屏息看向黄首辅。
黄首辅听到卫辞的弹劾也是心头一紧,面上却依旧镇定,上前一步躬身道:
“陛下明鉴!卫侍郎所言纯属无稽之谈!
黄明确在漕运司任职,去年冬月北方确有大风。
漕船受损也是实情,何来私吞漕粮之说?
卫侍郎怕是听信了小人谗言,拿些伪证来污蔑臣的亲眷!”
黄明是黄首辅的侄子这件事众所周知,黄首辅没有隐瞒的必要,索性坦然承认了。
他自认黄明的手段做的还算高明,卫辞应该拿不出真凭实据。
却不知卫辞早有准备:
“伪证与否,陛下一验便知。”
卫辞示意内侍呈上一叠文书,
“此乃漕运司留存的粮草出入账,黄明船队出发时领粮五千石,抵达通州时却只上缴四千八百石。
账面称‘漕船遇风,损耗两百石”,可同期江南按察使的密报里,却提过“漕船遇风,损耗不足五十石。
臣也派人查访沿岸渔民,当日虽有风,却并无漕船覆没之事。
反有渔民见黄明船队夜间靠岸,将粮食转运至私人货船!”
阶下黄首辅如今表面最忠诚的拥护者,户部尚书吕阁老闻言立刻出列:
 
第400章 弹劾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