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不慌,您和祖父回去等吧。”
平平也跟着点头,却偷偷把尔雅塞给他的薄荷糖往嘴里塞了一颗,含混不清地说:
“祖母放心,我们准能考个好名次。”
卫岳拍了拍三个孩子的肩:
“去吧,正常发挥就好。”
石头也对明远说着:
“别紧张,这次考不中也没关系,咱全当积攒经验了。”
卫岳听到这话忍不住吐槽小舅子:
“你这怎么还没考呢就说丧气话。”
石头笑了笑:
“我这不是怕孩子紧张吗。”
贡院的大门“吱呀”一声打开,考生们排着队往里走。
平平安安和明远跟着人流往里走,半途回头望了一眼。
见祖父祖母和舅公还站在街角,平平心里一暖,拉着安安和明远的手加快了脚步。
进了贡院,按照惯例,先验明身份再搜身。
搜身的差役把他们的行囊翻来覆去查了好几遍。
就连毛笔都反复看来看去,就怕里面是镂空的,会藏小纸条。
搜检完进场后,三人被分到了不同的号舍。
平平是县案首,他的座位十分靠前,几乎就在知府眼皮子底下。
这是一种殊荣,也是一种监视。
每个县的案首坐在最前方一是实力的证明。
二也是坐的靠前也能让考官看到你在考试中没有做小动作,是完完全全凭实力考上来的。
坐在知府大人眼皮子底下考试对很多学子来说是很有压力的。
知府看着他们难免就会紧张,不过平平倒还好。
他从小到大比知府品级高的官员见多了。
知府大人的官威对别的考生来说很重,平平却基本感受不到。
就是他有些洁癖,每次考试对他来说最需要克服的是忍着号房恶劣的环境。
他站在自己的号房前,深吸了口气才钻进去。
明远是三个人里年纪最大的,身形也是最高的,狭窄的号房对他来说有点挤。
他坐下后膝盖几乎顶着桌沿,头顶就是低矮的棚顶,光线有些暗。
安安则是最细心的,他一进号房简单擦了擦,就把笔墨纸砚摆好。
然后把笔墨纸砚都检查了一遍,看刚刚考差搜检时有没有把这些东西碰坏。
确定东西都好好的,他就老老实实等着发卷。
府试共考三场,第一场考帖经,经义和试帖诗。
第二场比第一场加考策论,第三场则与前两场类似。
第一场考的经义题目出自《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平平看到题目,低头思索了一会儿。
这题目倒是不难,最基础的题目而已。
能走到府试这一步的学子基本上都能答出来。
可能答出来是一回事,能答的好,答的出彩又是一回事。
好在平平的功底扎实,又是大儒教出来的学生,很快他就想好了该怎么写。
安安在西排的号舍里,对着试帖诗犯愁。
题目是“赋得‘春风送暖入屠苏”,要求五言六韵。
他平日里写诗总爱用些细腻的意象,可这题是写新春景象,要大气些才好。
喜欢。
第372章 再次上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