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你瞎抡强。”
     安安立刻忘了方才的拘谨,连连点头。
     尔雅看着满桌热气腾腾的饭菜,听着祖孙几个你一言我一语,心里暖融融的。
     日子不就是这样,有规矩,有宽和,有孩子的吵闹,也有长辈的纵容,才过得有滋有味。
     卫辞用完饭也没有回城,而是在小院住了一夜,第二天天不亮他就起床打算进城。
     江锦娘比他起的还早给他备了早膳,卫辞对此有些不好意思:
     “江婶,我在这过夜倒是劳烦你了。”
     江锦娘闻言连忙摆摆手:
     “老爷你这说的哪里话,你天天过来我才开心呢。”
     江锦娘天不亮就起来熬了粥,准备了酱菜,还煎了鸡蛋饼,一直催着卫辞快些趁热吃。
     卫辞坐下吃饭的功夫尔雅也起来了,卫辞看到尔雅也起了皱眉道:
     “娘,你起这么早干什么,天还没亮呢,还能再睡会呢。”
     尔雅自是因为不放心卫辞,也是心疼他天不亮就要早起赶路。
     她在卫辞身旁坐下,陪着他吃饭,小声说:
     “以后等休沐了再过来吧,这样来回早起奔波娘看着不放心。”
     卫辞出言安抚她:
     “娘,此处离城中也算不得多远,还是天子脚下,又一路都是官道。
     儿子不过是赶路起的早些,有什么可不放心的。”
     尔雅声音闷闷的:
     “那看你起这么早,娘心疼不行吗。”
     卫辞听到母亲的话握着筷子的手顿了顿,心里暖暖的。
     自从他为官以来,他成为了很多人的依靠,人人都觉得他强大不凡。
     只有母亲,还会因为早起这样微不足道小事心疼他。
     卫辞抬眼看向母亲,尔雅早已过了知天命的年纪。
     饶是保养的再好,鬓边也有了斑驳的白发。
     烛火在她眼角的细纹里跳着,卫辞瞬间心里一酸。
     他头一回意识到,母亲已经老了,她早就青春不在了。
     这些年卫辞看着母亲忙来忙去,又是做生意,又是帮自己带平平安安。
     闲暇时还会学琴,现在又研究自行车,就总也没意识到,其实母亲已经老了。
     在平均寿命并不高,人活七十古来稀的现在。
     母亲这个年纪已经很大了,可母亲还在帮自己教育孩子。
     他从小努力读书,拼命科举,最初想的明明是让父母过上好日子。
     可为什么如今他已位高权重,他的父母还在为他辛苦呢。
     想到此卫辞喉间发紧,夹起碟中最嫩的那块鸡蛋饼,轻轻放在母亲碗里:
     “娘,你和爹不要在这边住了,跟我回京吧,不然儿子总是想念你和爹。”
     这话让尔雅情不自禁的笑了,她嗔怪地看卫辞一眼:
     “你这孩子说什么胡话呢,娘和爹回去了,难不成让平平安安两个孩子自己在这读书吗。”
     卫辞舀了勺温热的米粥放进嘴里咽下,含糊不清的说:
     “平平安安在哪读书不是读,大不了不在皇家书院读了。”
     尔雅一听这话瞪他:
     “越说越没谱,朝中多少大臣的孩子想进都进不来。
     娘千辛万苦,费尽心机弄来的名额,你还想不要!
     离开皇家书院,你上哪找愿意给平平安安授课的大儒?
     又去哪找世家大族的子弟给平平当同窗?”
     卫辞叹了口气,他也知道这不可能,皇家书院是拥有大周顶级教育资源。
     书院的名额更是千金难求,在这个书院读书的孩子要么是皇室宗亲,要么勋贵世家子弟。
     书院里更是皇子遍地走,世子多如狗,连秦珩偶尔都会来上课。
     在这里读书享受的不仅是顶级的教育资源,更有大周最强的人脉资源。
     平平安安在书院中的同窗好友,哪个说起来没点来头。
     将来两个孩子总要踏入官场的,他们在书院结识的人脉以后都大有用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怎么可能无缘无故,说退学就退学,这不是耽误孩子前程吗。
     卫辞也知道两个孩子眼下是不可能离开皇家书院的,但还是赌气说了一句:
     “世家大族的子弟又不见得都是好的,也不乏仗势欺人之流。”
     尔雅听到卫辞的话倒是想起了曾经跟平平起过争执的刘子谦。
     尔雅记得刘子谦的父亲就是詹士府少詹士。
     别看这个官职品级不高,初听似是不起眼的文职。
     实则是期辅佐太子、执掌东宫事务的核心官员之一。
     其位虽在詹士之下,却手握东宫教育、文书、礼仪等实权,堪称太子身边“隐形的治国导师。
     只是这刘家一早就投靠了皇长子瑞王,陛下没有嫡子。
     作为长子的瑞王可曾是储君的热门选手。
     刘子谦还仗着将来自己可能是“储君小舅子”这个头衔,在书院横行霸道欺负人。
     如今六皇子获封储君,可瑞王岂会甘心输给比自己年幼的弟弟。
     刘家与瑞王又已经深度绑定,他们坐在詹士府少詹士一职,想来也不会真对太子尽忠的吧。
     尔雅向卫辞提起此事:
     “那瑞王的小舅子刘子谦就是个仗势欺人的。
     如今瑞王的岳父刘大人还是詹士府少詹士吧。
     以刘家和瑞王的关系,刘家会对太子忠心耿耿?”
     听母亲提起刘家人,卫辞眼中闪过一抹嘲讽之色道:
     “为臣者,最忌二心。不忠之辈,难逃倾覆。”
     母子二人说到这倒也没时间再商议什么平平安安不在皇家书院读书的事。
     卫辞还要进城,到东宫给太子授课。
     没有太多时间磨叽,尔雅催卫辞吃完了饭。
     然后让进喜套上马车,主仆二人一起离开了。
     卫辞按照常例卯时三刻入东宫给太子授课,巳时三刻下学。
     今天他授课结束,与太子又闲聊了几句。
     就在他正要离开东宫时,却见东宫的宫人急急忙忙,一脸惊慌的跑了进来。
     小太子秦珩虽然年幼,但储君的威仪还是有的。
     见宫人突然闯进来,他眉头微皱,声音还带着孩子的清脆:
     “何事惊慌?你这成何体统!还有没有规矩了!”
     那宫人也顾不得太子训斥,连忙把事情说了出来:
     “太子殿下,太傅大人,不好了!
     今儿一早冠勇侯爷把少詹士刘大人给打了,听人说刘大人的腿都被打断了。
     刘家人把这事告到了御前,陛下震怒,现下正在御书房骂侯爷呢。
     还说也要打断侯爷的腿,你们快想想办法吧。”
    喜欢。
  

第347章 静好[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