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大夫扯开药箱,取出犀角磨粉,混着童便灌下,又吩咐道:
     “速取新鲜绿豆煎汤,以解百毒!”
     见安安仍抽搐不止,又取三棱针刺破十宣穴,血液溅在锦被上。
     卫辞立在一旁,额间冷汗浸透碎发。
     直至幼童哇地哭出声来,声音比刚刚洪亮了许多,他紧绷的脊背才轰然卸力。
     何琇莹哭的比安安还大声,大夫也只能提高声音叮嘱卫辞:
     “大人切记,小公子禀赋特异,日后凡坚果、豆类,俱要避之。”
     等安安的情况越来越稳定,大夫又嘱咐卫辞可用苦参、地肤子、白鲜皮、蛇床子煎汤熏洗或湿敷,缓解安安皮肤上红疹的瘙痒。
     卫辞将大夫的吩咐用心记下,等到安安平静下来,这才发现自己衣衫不整。
     何琇莹看到儿子的症状有所缓和,心有余悸之下抱着安安不肯撒手。
     尔雅与卫岳出去巡查店铺,直到天都快黑了方才归家。
     一回家听说安安过敏,症状十分凶险,尔雅吓了一跳。
     连忙询问卫辞与何琇莹到底是怎么回事。
     何琇莹心中也满是疑惑,她抹着眼泪解释道:
     “上次安安也吃过这月饼,当时好好的,谁曾想今天再吃就出事了。”
     何琇莹并不是个粗心的母亲,月饼她也不是头一回给两个孩子吃。
     若不是上次吃什么事都没有,这一次她也不会喂孩子吃这么多。
     尔雅一听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她也没办法给何琇莹解释,过敏者第一次触碰过敏源通常不会立即过敏。
     听完安安过敏的反应也被吓得心惊肉跳,当即对卫辞道:
     “以后家里不要再出现坚果类的点心,这月饼以后咱家也别买了。”
     何琇莹闻言连连点头,卫岳却皱眉道:
     “哪就这么严重,以后别让孩子碰就是了,你不是爱吃这个吗。”
     尔雅瞪了他一眼:
     “我一大把年纪还缺这一口吗,都不吃也省的孩子看了嘴馋。”
     卫辞不认可这个教育方法,在他看来孩子的教育中,大人不能为了孩子退让什么。
     比如说孩子爱吃某样食物,大人为了显示疼孩子就把这种食物全给孩子吃,自己一点不碰。
     或者孩子不爱吃某样东西,大人就不准家中出现这种东西。
     如此下来,会养成孩子霸道自私,觉得世界就该围着自己转,唯我独尊的性格。
     另外安安对坚果过敏这件事,也算是他本人的弱点。
     卫辞觉得此事最好要瞒着,不要让太多人知道。
     否则将来他长大说不定他的敌人就会利用他这个弱点对付他。
     母亲这样大张旗鼓的不许家中出现坚果类的点心,外人很容易探知或猜到安安的这个弱点。
     因此卫辞也反驳尔雅:
     “娘,小孩子不用这么宠,以后我和琇莹都会看着安安,不让他再吃这些干果。
     用不着劳师动众,整得家里都不许出现这些东西。”
     尔雅不认可卫辞的话,在她看来过敏是大事。
     安安既然过敏症状这么严重,那自然要忌讳着。
     最好让他周围都不出现这类东西,也免得再有误碰。
     她同样瞪了卫辞一眼,强势道:
     “我说不准出现就不准出现,这是大事,跟宠不宠有什么关系。”
     说完她懒得再理那父子俩,进里屋去看孩子。
     安安身上的疹子褪去了不少,但看着还是很严重。
     丫鬟按大夫给的方子煎汤湿敷在他皮肤上,缓解瘙痒。
     尔雅能看出来安安很难受,他睡得并不安稳,手总是想要抓痒。
     外套怕他把皮抓破了留疤,一直拦着他。
     何琇莹跟在尔雅身后进来,看到儿子的状况她心疼的直抹泪。
     尔雅听到何琇莹的抽泣声,只能转头安慰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别担心,过两天就好了,我之前也有这瘾疹,都是几天就好了。”
     说完她想起自己对紫外线过敏,每次晒太阳久了也是这样全身发红疹,也不知道安安会不会隔代遗传自己的体质。
     于是她又交代何琇莹:
     “以后不要给两个孩子晒太久的太阳。”
     何琇莹不知道尔雅对太阳光过敏一事,对于尔雅的吩咐不明所以。
     尔雅也没解释,不能见太阳光这个事又不是啥光彩事,尔雅不是很想说。
     接下来几天尔雅担忧安安,连外面的生意都顾不上了,抽出几天时间在家陪孩子。
     卫辞要去刑部上值,卫岳替她在外面看店铺,安安又生着病。
     尔雅担忧何琇莹一个人照顾两个孩子忙不过来,在家给她搭把手。
     不曾想就在家这两天时间竟让她得到一个好消息,她们家的邻居要卖房。
     卫家邻居的主人原是礼部的一个主事,想当初卫辞刚金榜题名时他就在礼部当主事。
     现在卫辞都是刑部三品侍郎了,他还在礼部当主事。
     其实这样的事在官场并不新鲜,底层考上来的进士同进士。
     没人脉没资源能力也不出众,在某个位置一坐几十年都是常事。
     纵观历朝历代,又有几个卫辞这般农家子出身,一踏入官场就平步青云的。
     且卫辞虽说出身差了点,可他身后托举的人却一点也不少。
     不说当初的文源清,就是何家在背后也没少给他使劲。
     卫家的邻居没有卫辞这样的好运道,眼看年纪也大了,在京中不可能混出太多名堂。
     于是花积蓄走了点关系,选择外放出京了。
     出京以后纵然升官也难,以后回京更难,可在外面赚钱也容易啊。
     十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可不是说说的。
     卫的邻居这次出京以后也不打算在回京。
     以后年纪到了就直接告老还乡,这京城的宅子也就没有留着的必要了。
     按照规矩他们率先询问四邻,要不要购买他家的宅子。
     尔雅接到消息顿时心动了,卫家的宅子还是当初卫辞刚考中进士时买下的。
     这些年下来尔雅早就有些嫌小,且如今卫辞官位不同,也有资格住更大的宅院了。
     可是京中的宅子抢手,尤其是好的地点的房子,哪里是有钱就能买到的。
     卫家房子的位置若论地址是挑不出多大毛病的,就是小了点。
     现在她完全可以买下邻家的宅子,然后把两家中间的墙扒了扩建啊。
     如此一来,这宅院不就不小了。
    喜欢。
  

第329章 过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