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的手段十分失望,生活中就是这样,日子过的好的人往往能力平平。
因为卓越的能力除了极少数天生以外,大多数人都是经历多了练出来的。
郭夫人出身尊贵,在娘家就深受父母宠爱,少女时期又是有名的才女。
嫁到何家后,因为何家人口简单她也没受过什么磋磨。
宅斗水平自然也就拿不出手了。
处理完孙嬷嬷,卫辞再次把所有精力放在了公务上。
眼下对他来说他最重要的事就是早些回京。
在静江的这几年他的政绩十分亮眼,无论是税收还是人口亦或民风教化卫辞都是合格的。
可惜自从陈阁老倒下后,内阁就是温阁老的天下。
卫辞这个曾经温阁老宿敌的徒孙,自然也就不招吏部待见。
哪怕他三年初考称职,短时间内有温阁老在他也很难升官了。
莫说升官,连平调都难,不过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哪怕暂时不能升官,卫辞也不会摆烂,而是好好准备着。
只有这样,当机会来临时他才能稳稳抓住。
当今圣上年纪毕竟大了,温阁老再受宠幸又能风光多久呢。
一朝天子一朝臣,还要感谢当初秦妙清的不设防。
卫辞当初在秦妙清身边也安插了人手,结合这两年他得到的京中风向。
卫辞分析,当今皇上撑不了多久了。
京中赵王与曾经的四皇子靖王的斗争已经接近白热化,快要分出胜负了。
等到分出真正的赢家,卫辞的机会就来了。
而这个时间不会太久,卫辞等得起。
果然不出卫辞所料,平平安安刚过百天,卫辞就收到了京中八百里加急的消息。
皇上病危,靖王被立为太子,赵王败了。
卫辞不在京中,感受不到党政中那么浓厚的血雨腥风。
但即便如此他也知道,靖王被立为太子还不算笑到最后。
往往敌人临死前的反扑是最可怕的。
赵王在前太子还在位时就能与他分庭抗礼。
好不容易费劲巴拉斗到了前太子,却被靖王捡了便宜。
现在他十几年的谋划尽皆化为乌有,卫辞不信他会平静接受自己的失败。
他多年斗争的累积经验与资源绝对是不可估量的。
若是他不甘心认输,拼死也要反抗一把,那底蕴不够的靖王还真不一定能接住。
就算靖王接住了也要元气大伤。
卫辞因为秦妙清透露的消息,这些年与靖王还有联系。
比起赵王他自然也更想靖王上位,因此只犹豫了一瞬,卫辞就写了一封密信八百里加急送去了东宫。
离京城远就是这样不方便,收到消息比别人晚不说。
更重要的是哪怕卫辞猜到了什么,也不知道时间来不来的及。
卫辞知道新任太子身边一定有能人,他能想到的事太子身边的人未必想不到。
所以他寄一封信出去纯粹是卖好,让太子知道他是偏向他的。
因此这封信就必须要在赵王临死反扑之前让太子看到才会有意义,否则就是马后炮。
喜欢。
第291章 故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