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程佑安的东阁瓦砚若传到后代乃是国宝级的东西,因为那是汉代流传下来的东西。
     整块砚台满刻铭文,极为厚重古朴,莹润不渗。
     是程佑安的外祖父送给他的生辰礼,价值绝不在黄山图之下。
     程佑安却满脸笑意道:
     “千金难买我愿意。”
     比起东阁瓦砚,黄山图显然更得他的心意。
     程佑安抱着画已经开始畅想等到外祖父今年寿辰的时候,他送上黄山图,外祖父看到会有多惊喜。
     一回到书院,程佑安就忙不迭的把东阁瓦砚给了卫辞,生怕卫辞反悔。
     卫辞去陈府拜寿,得了一堆好东西不说,还换到了程佑安的砚台。
     除此之外,今天陈老爷子还引荐了不少陈家亲近的大佬给他认识,其中不乏江南书院的堂长。
     书院的副山长陈谦之还是陈季允的三叔。
     有这层关系在,以后卫辞想在书院拜一个志同道合的老师就简单多了。
     与此同时,卫辞不知道他送给陈老夫人的那幅画已经被人盯上了。
     陈家是个人口众多的家族,陈老爷子与陈老夫人一共有五子三女。
     其中三子两女都是庶出,陈老夫人亲生的只有二子一女。
     陈季允的父亲陈敬之是陈老夫人次子。
     陈老夫人的长子陈凝之在十八岁那年就过世了,临死前连个香火都没留下。
     为了给长子续香火,陈老爷子做主将次子的长子陈伯允过继到了长子名下。
     但陈伯允长大后文采斐然,读书天赋比陈季允还要高上一筹。
     且他早早就中了进士,他名义上的母亲,也就是陈家的长媳,陈凝之的遗孀因为他的出息得到了敕命。
     对此陈伯允的生身母亲孙氏,也就是陈季允的娘有了巨大的意见。
     当初老爷子将她的长子过继给了大哥大嫂名下孙氏就有意见。
     只是奈何老爷子强势,她说不上话。
     后来眼看长子越来越出息,孙氏更是像掉到了醋缸里。
     夫君没有出息,读书读了那么多年都没读出名堂。
     让她在几个妯娌面前都抬不起头,可恨他夫君明明是嫡出,却连庶出的儿子都不如。
     这辈子她若想得诰命只能靠儿子,但她一生辛辛苦苦生了四个儿子。
     最出息的长子过继给了已经去世的大哥,叫大嫂一声娘,却只能称呼自己叔母。
     有了出息她也沾不到光。
     二子陈仲允对读书没有丝毫兴趣,反而想去从商。
     三子陈叔允自小身体不好,每年有一半时间都躺在床上。
     四子陈季允是唯一一个像他大哥的,有读书天赋的人。
     可是陈老夫人自小将他抱去,养的跟她这个亲娘根本不亲。
     孙氏每每想起这些,都恨得牙根都痒。
     这也使得她和公婆离心,并洗脑的丈夫都对父母有了意见。
     陈敬之虽然读书不行,但一直想靠荫封得个官职。
     陈老爷子深知嫡次子好大喜功,没有头脑,不是当官的料子。
     所以宁愿让他闲在家中管理杂事,也不让他踏足官场,以免给家中招灾。
     陈敬之因为此事心中本就有些怨气,加上妻子长年累月的洗脑,与父母彻底离心
     同时夫妻二人也没放弃进入官场扬眉吐气的想法。
    喜欢。
  

第118章 瓦砚[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