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姜西不得不点头,烤牛肉也是她的心头好。
生一炉炭、搭一张网、再来几盘雪花完美的上脑、菲力、眼肉……
但质量上乘的牛肉确实很难买,死贵死贵的和牛她不喜欢,太油了吃一口就腻,市场上常见的又很难满足她的味蕾。
更重要的是,市面上能买到的、适合烤制的全是进口冷冻肉,国产牛更适合炖煮和涮锅,烤起来口感不对,或者说她想要57分熟口感,国产牛肉不太合适。
好像有不得不养的理由了?
那也得有草场,还要有足够牛牛活动的空间,农场现有的地方肯定不够。
“姜小姐?”
“小姜?”
“嗯?”姜西抬头就对上两位大厨的视线,笑道,“我在考虑养牛的可行性。”
这下轮到左鹤堂吃惊了,他只是试着问一句,这就决定了?
怎么在这个地方养牛好像比养金鱼还简单!
林怀让才不管那么多,只想大力支持,他一巴掌拍在师弟肩头:“你是不是有资源,赶紧的,都倒出来!”
农场什么都好,就是数量少品种少,难得姜西愿意拓展经营范围,可不得大力支持?
“姜小姐的意向呢,其实我觉得海角省农业厅那个项目不错,就是培育得太慢,七八年了也没见到成效。”左鹤堂说着说着就忍不住叹气。
“育种确实不容易,以前引进种牛缺乏科学管理和规划,国产牛经过40多年保育才勉强把本土基因稳定住,杂交繁育方面暂时还赶不上世界先进水平。”
这方面姜西是有发言权的,大二的时候还写过这方面论文。
左鹤堂有些意外,林怀让解释了他才知道姜西学的就是这个专业,这下瞌睡遇到枕头了,专业的更好啊!
“那姜小姐要不要了解一下海角省农业厅的项目,我作为厨师只能在肉质上发表看法,我觉得培育方向是对的,但是还不够,既然技术达不到,还不如取其一,别什么都想要。”
如果单看品质,他觉得这个项目有搞头,但这么多年没进展,想必困难不少,或者说要考虑的因素不少,很难培育出适应市场的肉牛品种。
但姜西这里不一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能不考虑养殖成本和出肉率,左鹤堂觉得说不定能过一把私人定制的瘾,只不过定制的是牛肉品质。
“姜小姐,我做牛肉也是一绝,只要你说得出,我就做得到!”
“小姜,这点我可以作证,师弟最拿手的就是这个,比狮子头还拿手!”
要么说吃货就得遇见好厨子,林怀让和左鹤堂凭本事勾起了姜西养牛的冲动。
“我先打听一下吧,而且农场现在也没那么多地方,牛肉出栏时间长,是项大工程。”
林怀让大喜过望,三个月前他提了一嘴,姜西忙着拾掇水稻,一直没下文,现在可算有希望了!
他推了师弟一把:“你不是和昭和县的人熟吗,问问他们什么情况?算了算了,还是我找人问问农业厅吧,看涉不涉及技术转让……”
林怀让比左鹤堂还积极,可不嘛,真要是能养出极品好牛,
第118章 隔一会儿过来瞅一眼[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