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圣都地处北方,临近傍晚,外面又洋洋洒洒飘起了雪花。
     不消片刻枝头便银装素裹。
     昭嫔雍容华贵得斜躺在榻上,丫鬟兰儿拿着最实兴的颜色给她指甲上一层层涂着丹蔻。
     屋子里烧着暖烘烘的银丝炭,单脚而立的铜鹤炉里几缕清烟从鹤嘴里袅袅升起。
     大宫女灼华打帘进来,边说:“娘娘,五皇子来了。”
     五皇子进来恭恭敬敬的给昭嫔行礼:“请母嫔安。”
     昭嫔起身对他招手:“信儿来了,快过来让母嫔看看。”
     随后摆手让几个宫人出去:“都下去吧!本宫和五皇子说说话。”
     人都出去后,灼华便守在门口,防止有人偷听。
     昭嫔问:“你今个儿怎会这个时辰过来?可是出了什么事?”
     这位可不是真正的五皇子,平日里为了不让人起疑,也只是过来例行吃个早饭。
     五皇子从袖口拿出一张纸条,并一叠银票。
     “哪儿来的?”昭嫔没看银票,拿起纸条看,上面写着‘登高望远天涯路,浮云怎寄相思愁。
     五皇子道:“这些日子一直有人若有似无的接近我,起初我以为只是巧合,经过几次试探,我发现那人还会有意无意的替我解围,今日还偷偷往我布袋里塞银票,以及这张纸条。
     今日我便联系人去查,这银票是通宝钱庄的,而纸条上这两句诗,是董丞相年轻时在赶考路上写的诗句。
     诗句虽然代表不了什么,但顺着这条线去查,发现这些银票的出处也确实和丞相府有一些拐着弯的关系,如今谁人不知丞相府力挺二皇子,此番做法也不知是丞相府有意为之,还是有人故意误导。”
     昭嫔仔细琢磨一会儿,便沉着脸说:“倒也真有可能是他,那老匹夫本就是个会钻营的,当初我赫家出事,他巴不得赶紧撇清关系,如今,那老东西的儿子没一个中用的,他这会儿怕是想做两手准备。
     呵,一奴侍二主,小恩小惠便想让本宫不计前嫌,他想的美。”
     昭嫔面色带有薄怒:“姓董的这厮惯会给人惹麻烦,惺惺作态,还是那般让人生厌,你日后小心些,虽说咱们现下不打眼,但他这般行事,也难免落入旁人眼中,一旦让人觉得你有威胁,恐让人除之。”
     五皇子点头:“我明白,放心,那些人伤不到我。”
     昭嫔现在无比庆幸真正的五皇子不在身边,这点离别之苦,与时时刻刻担心儿子被人所害又算的了什么?
     “嗯,此事本宫自会与我弟弟说,你只需小心行事,其他只当不知道。”
     “好。”
     五皇子出去后,昭嫔唤来灼华,与她道明原委,灼华便通过特殊渠道去传信。
     ..........
     岭南。
     近期海岸线频繁受到倭寇骚扰,他们打着为山本大将报仇的口号,大量人手从各处着陆。
     渔民靠海而生,秦老将军并不能因为海上不太平就完全禁海,这等于断了他们的生路。
     因此,倭寇为了成功登陆,经常会扮成当地渔民,一旦让他们蒙混过去,必然就是一番烧杀抢掠。
     今日又有几艘渔船靠近,放哨的军士看见了,连忙跑回来报信。
     从帐篷里走出来一个身着铠甲的大汉,这大汉一脸络腮胡,背着一对双板斧。
     嗓门洪亮:“在哪呢?带老子过去看看!格

第273章 血战海岸[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