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章 海外粉丝建守护站[1/2页]

我来现代当明星 蜗牛涂涂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窗外细雨绵绵,敲打着苏明远书房的老式窗棂。他放下手中的毛笔,望着墨迹未干的宣纸出神。穿越至今已三年有余,他仍不习惯这世界的许多事物——电灯太过刺眼,汽车喧嚣扰人,最令他困惑的莫过于那块能显示万千信息的发光板子“平板电脑”。
     “苏老师,有您的国际快递。”助理小陈轻叩门扉,抱着一个纸箱走进来。
     苏明远微微颔首。在这个陌生时代,他勉强适应了“历史文化顾问”的身份,靠着状元郎的学识谋生。小陈熟练地拆开包装,取出一枚U盘插入电脑。
     “是各国‘文明守护站发来的视频合集。”小陈解释道,点开播放键。
     屏幕亮起,画面中出现一个旧仓库改造的空间。苏明远不由得睁大眼睛——汉服做的屏风隔出雅致空间,一群金发碧眼的年轻人正跪坐在蒲团上,手持茶盏,用异邦口音诵读《论语》。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苏明远指尖微微发颤。三年前他刚穿越而来时,曾为这个世界传统文化的式微而痛心疾首。如今见到异国人如此郑重地传承中原文脉,喉头竟有些哽咽。
     “这是伦敦的留学生们建的守护站。”小陈在一旁解说,“他们每周都举办茶盏读书会。”
     画面切换至东京场景。动漫爱好者将云雷纹巧妙融入角色服饰,主角手持毛笔与平板电脑,在古代书院与现代都市间穿梭。最令苏明远震撼的是悉尼的“护符工坊”——当地匠人将古朴的云雷纹刻在冲浪板上,在海浪中驰骋。
     “当我们在海浪中驰骋,就像古人驾驭车马,都是与自然对话的方式。”视频中的澳洲匠人笑着说道。
     苏明远想起自己高中状元后,曾骑骏马游街三日。那时的马蹄声与欢呼声,与视频中的海浪声奇异交融。
     视频尾声,不同肤色的人们对着镜头拱手作揖,用生硬的中文齐声道:“请多指教。”
     一句话突然撞入苏明远脑海——李芳曾说:“文化最好的传承,是让它活在年轻人的日常里。”
     李芳...
     他的心猛地一抽。那是他刚穿越来时遇见的女孩,博物馆志愿者,在他最迷茫时带他理解这个时代。她总说文化不是古董,而是流动的活水。一年前她赴海外深造,音信渐稀。
     “苏老师,您没事吧?”小陈关切地问。
     苏明远摆手,目光仍锁定屏幕。那个在悉尼冲浪板工坊一闪而过的身影——扎着马尾辫,眼角有颗小痣——难道是她?
     “能联系悉尼的守护站吗?”苏明远突然问,声音有些急促。
     小陈诧异地看着一向沉稳的苏老师:“应该可以,他们留了联系方式。您想...”
     “我想了解冲浪板纹饰的工艺。”苏明远掩饰道,指尖无意识摩挲着案上的青瓷镇纸。那是李芳送他的离别礼,底部刻着小小的云雷纹。
     三日后,视频通话接通了。苏明远整理衣襟,莫名有些紧张。屏幕那端是悉尼海滩小屋,各式雕刻工具挂满墙壁,工作台上摆着几块正在创作的冲浪板。
     “您好!我是守护站负责人Mark!”一个阳光健硕的澳洲青年冲着镜头挥手,中文说得字正腔圆,“这位是我们的纹饰设计师,李芳!”
     果然是她。马尾辫挽成了发髻,皮肤晒成蜜色,眼角的痣随着笑意弯起。
     “苏老师,久仰了。”李芳的语气礼貌而疏离,仿佛他们只是初识。
     苏明远的心沉了下去。他穿越而来遇见的第一个人,帮他适应现代生活的人,如今装作不认识他?
     “听说您对我们的云雷纹冲浪板感兴趣?”李芳拿起一块半成品,流畅地讲解纹饰象征意义,仿佛面对普通访客。
     苏明远勉强集中精神应答,目光却无法从她手上移开——那曾经执毛笔教他写简体字的手,如今沾着木屑与颜料,在海浪形状的木板上勾勒千年纹样。
     通话结束前,苏明远突然道:“云雷纹起源于商周,本为祭祀礼器纹饰,象征天人沟通。李小姐的设计让它在海浪中重生,甚妙。”
     屏幕那端的李芳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他熟悉

第12章 海外粉丝建守护站[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