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谁又能摸透皇帝的心思,冯若昭也不多纠缠于此,说道:“皇上是明君,自然不会的。”
     皇帝又转了话题,说起温庄公主来,瞧那意思,若是朝瑰公主还是能当正妻,那也还是要嫁。
     直到看到冯若昭为难的脸色。
     室内短暂的陷入了沉默。
     很快,冯若昭说道:“虽说改嫁是满族传统,可公主被嬷嬷们教养长大,许是受不了呢。”
     皇帝大惊:“嬷嬷们都是上三旗包衣,也是满族人,怎么教的公主?”
     冯若昭有些疑惑地说道:“皇上不知道?嬷嬷们教导公主女则女训的。”
     皇帝一哽,他回想起来,此事他是知道的,不仅如此,其他兄弟们也知道。
     这也没什么,女子仁弱些也是好的。
     但这样教导出来的女子自然接受不了一女二嫁。
     此刻吃到一记回旋镖才知道痛,皇帝说道:“书本上的东西岂可尽信,就算是汉人,民间也多得是再嫁的。”
     冯若昭不语,皇上可能是忘了顺治年间就有颁布旌表义夫节妇的政策。
     义夫,妻子去世后不再续娶;节妇,丈夫死后,不轻易改嫁。
     当然,落实到民间,义夫寥寥无几,节妇却是数也数不清。
     从前,节妇需守二十年才可能旌表,皇上登基后不久,对满十五年的也开始酌量旌奖。
     还说守节的节妇比随着丈夫去的烈妇更难,取消了对殉夫女子的旌表。
     既然皇帝表现出了对女子守节行为的赞赏,奴才们自然也会跟着学。
     一大把年纪,也算是学富五车,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难道没听说过不成。
     见敬贵妃不说话,皇帝只得再次开口:“往后公主们也该学些满族姑奶奶的做派。”
     面向民间的政令是不会改的,否则汉人们又要叫嚣满族乃蛮夷之辈了。
     公主却最好能灵活变通一些。
     冯若昭应道:“是,臣妾遵旨。”
     接着说道:“只是朝瑰公主……想要改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臣妾倒有个法子。”
     皇帝问道:“说来听听。”
     冯若昭说道:“圣旨已下,朝瑰公主便是英格可汗的妻子,但又不好送去准噶尔,不如就叫公主留在紫禁城。宫中有的是佛堂,只说公主是在为大清和准噶尔祈福,皇上以为如何?”
     有准噶尔在前面顶着,朝瑰也不能嫁给别的部族了,送去当妾也丢不起那个脸。
     皇帝便允了。
     总算是办好了这件事,冯若昭走出养心殿时也不禁露出一个笑脸。
     坐上辇轿去了朝瑰公主那里,又叫小宫女们跑腿,把襄贵人,还有欣贵人和淑和公主都叫来。
     朝瑰公主其实是个坚毅之人,已经想好,若是为妾,也绝不轻生。
     否则额娘就要在紫禁城中哭死了。
     但能留在从小长大的地方,还是热泪盈眶,哪怕这是兄长的家,而不是自己的家。
     和额娘一道恨不得给敬贵妃磕头,多亏了她给的消息,出的主意。
     哪怕是冒险了一些,估计还得罪了皇上,那也值了。
    喜欢。
  

第42章 动物园42[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