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48章 秋院谋局[2/2页]

大梁神秘巨商 北极圈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银器械。
     否则,名不正则言不顺,秦某不敢僭越,也难保长久。” 这是试探,也是底线。若王城自真看懂了那铜盆,就该知道如何配合。
     赵开瑞松了口气,连连点头:
     “公子思虑周全!下官定当一字不差禀明州牧大人!”
     正说着,百川先生也匆匆走了进来,腋下夹着一大卷纸稿,脸上带着焦灼又兴奋的红晕:
     “秦公子,印书之事,刻不容缓了!这是此次招考的卷子,你看……”
     秦文接过那厚厚一叠卷稿,入手沉甸甸的:“自然可以印。不过,这量不小,书院印坊怕是难以短时完成,需得送到太福祥总坊去。先生要印多少份?”
     “两万份!”百川先生声音有些发颤,“老朽……老朽实在未曾料到,此次招考,竟有如此多学子闻风而来!距开考不足十日,已有数千人汇聚晋城左近,后续只怕更多!这……这考棚如何安置?场地如何划分?老朽这书院,便是挤破了头,也容纳不下两万人同时入场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两万人?”连赵开瑞都吃了一惊,“往年州试也不过数千之众!百川书院此次,当真要名动天下了?”
     百川先生苦笑摇头,焦灼地搓着手:“以往寒门学子苦无门路,如今书院得秦公子鼎力支持,声名远播,引得四方寒士如过江之鲫……可这盛况,眼下倒成了难题。
     这书院,连同新建的工坊尽数腾空,满打满算,也只能容下七八千人栖身应考。这……这可如何是好?”
     秦文快速翻阅着手中卷稿,上面密密麻麻皆是经义策问。他眉头微展,心中已有了计较:“先生勿忧。事急从权,招考之法,亦可变通。”
     他放下卷稿,目光扫过百川和赵开瑞:“其一,凡已有秀才功名者,不必再考繁琐经义,查验身份文书无误,登记造册,可直接入书院就读。此等人,当有千余?”
     百川眼睛一亮:“正是!秀才约九百余人!”
     “其二,”秦文继续道,“童生人数众多,约有三四千?考他们,不必照搬秀才的深奥策论。题目当以基础经义、算学、策论常识为主,侧重实用。卷子可大幅简化,印量便能减半。”
     “其三,也是人数最多的,是那些尚未取得功名、但慕名而来的寒门子弟。这些人,考什么?”
     秦文微微一笑,带着点现代人特有的“效率思维”,“考他们写一手好字,考基本文理通顺即可!我们招的是‘格物致用之才,不是只读死书的酸儒!安排人手,当场书写一段指定的题目的通俗文字,字迹工整、文理清晰者,即可视为通过初选。这叫‘海选!不必统一闭卷,流水作业,随到随考,省时省力!”
     “海…海选?”百川先生愣住了,这个闻所未闻的词让他一时反应不过来。赵明诚却是眼中精光一闪,抚掌道:“妙!妙啊!不拘一格降人才!此法定然可行!省去多少无谓功夫!”
     百川先生细细咀嚼着秦文的话,脸上焦灼之色渐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豁然开朗的激动:
     “不拘一格……格物致用……秦公子此言,如拨云见日!老朽……老朽着相了!”他看向秦文的目光,充满了复杂的震撼与叹服。这年轻人行事,每每打破陈规,却又直指核心,效率惊人。
     “如此,印卷的压力大减,”秦文拿起那叠卷稿,“秀才免考,童生卷简化,其余者只需印那‘海选的范文即可。两万份?我看五千份足矣。太福祥印坊昼夜赶工,三日之内,定当奉上。考务安排,就请远景先生与赵大人多多费心协调场地、人手了。”
     “秦公子放心!”赵开瑞和远景齐声应道,心头大石落地。
     商议既定,众人散去。冬雨进来收拾茶盏。秦文站在空荡的书架前,窗外,深秋的风卷起几片枯叶。北境的烽烟,二牛山的匪患,书院即将涌来的万千寒门学子……千头万绪,沉甸甸地压在他肩上。
    喜欢。
  

第348章 秋院谋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