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蓝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红党为公布两党合作宣言》;次日,常校长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红党的合法地位。
至此,以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战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红党军队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
而倭国按照早就制定的计划,事变以后,迅速向华北增兵,其驻屯军司令官田代皖一郎在7月8日凌晨谈判进行时,就已经在津门下达了进攻命令。
倭国内阁中的强硬派欣喜若狂,认为这是彻底解决34;华夏问题34;的良机,主张借机派遣重兵,迅速粉碎华夏人民的抗战意志。
倭国凭借其军事优势狂妄叫嚣要在三个月内34;灭亡华夏34;。
倭军在华北的军事行动迅速升级,7月底占领京津后,8月又挑起第二次淞沪会战,将战火扩大到华东地区。
国际社会对七七事变的反应复杂而多元,很大程度上受到各国自身利益的影响。
作为当时国际秩序维护者的国际联盟(国联)表现令人失望。
国联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曾组织调查团,但行动迟缓,当调查团最终抵达奉天时,倭国已经在东北扶植起伪满洲国政权。
面对倭国的侵略行径,国联既未采取军事行动,也未实施有效制裁,这种不作为实际上纵容了倭国的侵略野心。
1937年7月7日爆发的34;卢沟桥事变34;(又称七七事变),是倭国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起点。
这一事件不仅改变了华倭两国的命运,也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而此时的沪上,蓝党政府军的两个师已经以保安团名义,进入了沪上。
蓝党军事委员会紧急开始整军,向华北和沪上派出了增援军队,与前世不同的是,派出的援军,更加重视营连级火力,同时淞沪地区的防御措施,也相应的进行了调整。
而宋志也加紧进行倭寇入侵沪上的准备。
首先将沐春公司、远东公司的主要工厂和设备迁往雾都、春城等地。
二是派出华北、华东等地的暗韧组织,鼓励和邀请各大学校,迁居西南,尤其是滇省可以提供免费的土地和房屋。
第三是要求沐春公司的三个生产基地,扩大生产规模,采取三班倒模式,日夜生产。
第四是运输来滇省库存的药品和武器,以平价销售给华北、华东各地方的军阀和民团,作为未来抵抗武装的基础。
宋志与此同时,将武器提供给红党与皖帮免费提供了武器、炸药、药品和无线电台等,这些都是积极抗倭的组织和势力。
宋志麾下的各组织也进入了高速运转之中,各色物品、人员正在向华北、华东地区进行聚集。
一直聚集在城市的沐春公司、远东公司,也将注意力开始关注广大的农村。
而滇省春城不仅加大了生产力度,而且还大量招收华北、华东地区有经验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正处于失业的工人们,纷纷携家迁往西南。
喜欢。
第268章 抗战爆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