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张新大喜出迎。
     于禁身为五子良将之一,其能力自然不必多言。
     曹操前期的时候,除去诸曹夏侯之外,唯一一个能够别领一军的外姓将领就是他了。
     从最开始的攻徐州、击吕布、破高雅,到后来的张超、刘辟、黄邵、桥蕤(ruí)、袁绍、昌豨等等......
     这些人全败在于禁手下过。
     其中袁绍还败了两次。
     在那场大水之前,于禁从军三十年,一次败仗都没有打过。
     其军事能力可见一斑。
     其实包括水淹七军,也不是他指挥上的问题。
     演义中把这场胜利归功于关羽的谋划,说于禁将军队驻扎在洼地,不识天时。
     等到暴雨来临之际,关羽决堤放水,水淹七军。
     这种说法纯属老罗黑人。
     不仅把于禁当成弱智,还把当时负责指挥他的曹仁也当成了弱智,顺带着也把关羽当成了弱智。
     驻军河谷之时,占高远湿,这是常识。
     江汉夏秋多雨,易发洪水,也是常态。
     就算于禁真不知道,曹仁久驻襄樊,难道他还不知道么?
     实际上,于禁当时驻扎的地方叫邓塞,是一处高地。
     敌人都没在洼地驻扎,关羽去决的哪门子堤?
     只不过谁都没有料到,那场暴雨实在是太大了。
     《庞德传》中就有记载:会天霖雨十馀日,汉水暴溢,樊下平地五六丈,德与诸将避水上堤,羽乘船攻之,以大船四面射堤上。
     汉时一丈两米三,五六丈就是十几米水深。
     于禁的部队被洪水分割在各个高地之上,士气低落。
     当时魏军又没有水军,在这种大水下连粮草都没法补给。
     再加上关羽抓住时机,出动水军的一通猛射。
     这种仗怎么打?
     没法打。
     后来于禁回归魏国的时候,曹丕就曾下诏宽慰:樊城之败,水灾暴至,非战之咎,其复禁等官。
     司马懿和蒋济在阻止曹操迁都时,也说过‘于禁等为水所没,非战攻之失,於国家大计未足有损这种话。
     于禁唯一的黑点就是投降这件事。
     在张新看来,这其实也算不上是什么黑点。
     绝境之下,还没法反击,投了也就投了。
     关羽作为刘备元老,不也投降过么?
     只是当时有新降不久的庞德死战不降,才将于禁这个曹魏元老衬托的十分不堪罢了。
     “你就是于禁,于文则么?”
     张新行到营门口,仔细打量着于禁。
     于禁给他的感觉,和高顺很像。
     都是那种比较严肃正经,不苟言笑的人。
     无愧于历史上的‘毅重之号。
     “是。”
     于禁点点头,行了一礼,“小人于禁,拜见牧伯。”
     “进营说。”
     张新一把抓住于禁的手,与他把臂而行。
     于禁顿时受宠若惊。
     张新是什么身份?
     朝廷的宣威侯,青州牧,镇东将军。
     他又是什么身份?
     一介白身罢了。
     堂堂宣威侯,青州牧,镇东将军,竟然与他把臂而行?
     这是何等的礼贤下士!
     张新拉着于禁来到帐中,指了一个座位。
     “来,文则,坐。”
     “谢

第193章 找大族聊一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