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50章 情报为刃:太平洋舰队的围猎序幕[2/2页]

穿越亮剑:从苍云岭开始 愚拙夫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庞大潜艇兵力,赵杰几乎倾尽了华夏海军能动用的全部潜艇家底:一百八十三艘五千吨级攻击潜艇和八十六艘八千吨级大型远洋潜艇组成的庞大水下狼群,早已在预定海域严阵以待,每一艘潜艇都静默潜航,声纳员屏息监听。这已是华夏海军潜艇部队的全部机动力量,因为还有数十艘五千吨级潜艇正在大西洋方向执行任务,牵制敌方增援。
     刘铮的作战意图极其明确——接战即决战,务求一击致命!漆黑的夜幕是绝佳的掩护,月光被云层遮蔽,双方庞大的水面舰艇编队正相向而行,雷达波在黑暗中交错。得益于无孔不入的情报支持,刘铮对米国太平洋舰队的实时位置、航速、航向了如指掌,电子屏幕上闪烁着实时轨迹。当华夏太平洋舰队主力距离目标仅剩二百海里时,时间指向凌晨两点,指挥室内灯火通明。按推算,五小时后双方前锋便将进入目视距离,海平线上将出现敌舰轮廓。然而,刘铮果断下令赵杰率领的水面舰队停止前进,引擎轰鸣声渐息。
     因为华夏海军的两百余艘潜艇,早已在一百二十海里外的关键水道上完成了潜伏部署,它们像猎豹般潜伏在深海沟壑中。刘铮的杀手锏并非水面舰队的硬碰硬,而是潜艇的致命突袭与航母舰载机的空中打击,战术强调先发制人。尽管赵杰麾下拥有包括十六艘航空母舰在内的庞大水面舰队,在纸面实力上占据绝对优势,但刘铮显然不打算让宝贵的舰艇与米军进行传统的“排队枪毙”式海战,那种炮火对轰只会浪费资源。那种惨烈的消耗战,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完全不符合刘铮追求最小代价换取最大胜利的作战哲学,他更注重不对称优势。在他眼中,水面舰队是用于收尾和扩大战果的最终力量,而非首轮交锋的主力,它们将作为第二波打击力量投入。
     凌晨四点,华夏海军庞大的航空母舰战斗群开始苏醒,甲板上瞬间进入高速运转状态,地勤人员奔跑着检查战机。舰载机引擎的轰鸣撕裂了黎明的寂静,飞行员们戴上头盔,准备升空。他们的目标,是一百多海里外庞大的米军太平洋舰队,雷达已锁定敌舰群位置。攻击波次早已规划完毕:第一波打击将由潜伏已久的潜艇群发起,任务是肃清米军太平洋舰队外围的屏障——那八十三艘潜艇以及伴随的一百三十四艘驱逐舰和护卫舰,为后续空袭扫清障碍。
     这是一场精心安排的水下猎杀,每一艘华夏潜艇都精准锁定了自己的目标,鱼雷发射管已装填完毕。华夏海军投入的两种主力潜艇,均采用了集中火力的设计理念——艇首装备了八具威力巨大的533毫米鱼雷发射管,艇尾则未设置任何鱼雷管,确保攻击时火力全开。这种设计确保了攻击的突然性和火力密度,潜艇能在短时内倾泻所有鱼雷。当它们咬住一艘敌舰时,即使前两枚鱼雷失的,后续的六枚鱼雷依然拥有充足的调整空间和攻击窗口,声纳系统实时修正轨迹。对于防护相对薄弱的驱逐舰、护卫舰乃至敌方潜艇而言,只要被两枚重型鱼雷命中要害,就足以将其彻底送入冰冷的海底深渊,爆炸将撕裂船体。
    喜欢。
  

第850章 情报为刃:太平洋舰队的围猎序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