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怪他作甚?他说的是实情,从二位身上我便能知晓一二。”
魏承昱声音中略带沉重,接着又道:“范御史,不知这位费老先生人在何处?若能请得他出山治理沂州水患,或可解沂州百姓之困。”
范廷和孔偃听了,心情激动,若能如此,便是沂州百姓之福,社稷之福!
范廷请命道:“殿下若真想请费老先生出山,下官愿跑这一趟!”
魏承昱语气坚定,“费老先生既是心灰意冷自请辞官,这一趟我要亲自去!
若能请得动老先生出山,便是极好;若是不能,也算是给老先生一些慰藉。”
范廷和孔偃都没想到常山王竟能如此礼贤下士,心下更觉钦佩。
当下,便让孔偃和韩璋、耿方仍带着大部队押着赈灾粮银前往沂州,魏承昱与范廷、孟浚则带了几个轻骑,快马加鞭赶往锦州。
来到锦州地界,未曾想无需惊动官府便打听到了费济的住处。
怀着激动的心情,一行人来到了偏居县城一隅的费家。
只见房舍简陋,木门紧闭,似是无人在家。难道费老先生又云游去了?
眼看几人驻足门前多时,街对面在柳荫下乘凉的一位老者开口问道:“你们找谁啊?”
几人听到老者的问话,赶忙前来问询。
“敢问老人家,这是费济费老先生的居所吗?”魏承昱问道。
“是,是。”
“那他们家人呢?”范廷问道。
“你找谁?”
“我们找费老先生。”范廷答。
“找不到了。”
“费老先生是出去云游了吗?”
“死了,一年前就死了。”
听到这话,魏承昱和范廷的心一下凉了!
魏承昱更是震惊,萧业费心推荐的人,竟已不在人世!
半晌,魏承昱沉声问道:“老先生家中可还有什么人?”
“还有一个女郎,一个姑爷,两个孩子。”
范廷接着问道:“费老先生可有学生弟子?”
“学生弟子?没有!他家进出没有外人!”
得到这个确切的答案,范廷抱有的一丝侥幸也熄灭了。
魏承昱敛回心神,来时还想着如何请老先生出山,实未料到会是这样的结果。但既已来了,理应要去费老坟前参拜一番。
便又问道:“敢问老人家,费老先生葬在何处?我等慕名而来,理当为老先生上一炷香。”
那老者告曰费老立坟于锦山之顶,几人便辞别了老者,向锦山而去。
锦山山路崎岖,云遮雾绕,几人艰难攀爬,险要处只能弃马牵行。
来到山顶,只见一望无际的青松林,枝繁叶茂,高耸入云。林间一条小路,沿路曲折蜿蜒,尽头有一土坟,碑上所刻正是费济老先生之墓。
几人不胜唏嘘,祭拜一番。
范廷望着松涛阵阵,云海山巅,不禁感慨道:“云中白鹤,玉洁松贞,费老先生一生探高山、涉河谷,身后葬在此处,也足慰平生之志了。”
“足下所言极是!冰翁迁居锦州,便是极爱这锦山。”
突然,身后的松林里响起了一个浑厚的声音。几人回头望去,见青松掩映间,一个粗布短衣的男子正朝他们走来。
因为这林间松针满铺,又有松叶被风
第70章 访贤[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