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93章 御驾亲征?(下)[1/2页]

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 柯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次日清晨,通州。
     眼下正值三月下旬,萦绕着村庄而生长的农田春意盎然,不时便能见到几名扛着农具的百姓自村中而出,将其汗水挥洒至田野中。
     此地名为张家湾,因前元万户侯张瑄指挥船只,通过海运的方式运送漕粮,自渤海而出,途径潞河的时候,曾于此地短暂停留,故而得名34;张家湾34;。
     在过去的两百余年中,34;张家湾34;也曾走出过几名进士,其中更有人官拜三品侍郎高官,成为一时美谈。
     但当下,论张家湾中最为出名的人物,却不是这位三品侍郎,也不是前元的万户侯张瑄,而是自万历三十九年便侨居于此的前任漕运总督,李三才。
     ...
     ...
     村庄南头,几乎将周遭房屋连成一片,并与后山接壤的34;农舍34;中,年近七旬的李三才头戴笠帽,手中捧着一根简陋的鱼竿,悠哉游哉的坐于池塘面前,盯着眼前毫无涟漪的湖面。
     作为昔日的34;急先锋34;,他在东林党中的地位几乎能够与东林书院的创建者顾宪成比拟,就连前任内阁首辅叶向高也要与他平起平坐。
     正是靠着这份无人能及的资历,他奉命巡抚凤阳并提督漕运长达十余年之久,后因朝中34;党争34;日渐激烈,方才以退为进,主动辞官回乡。
     不过虽是赋闲在家,但他始终没有忘记昔日挥斥方遒的那段时日,并且不遗余力的想要回京辅政。
     只可惜任凭他百般努力,及至万历皇帝撒手人寰,也没有流露出起复他的意思。
     甚至就连泰昌皇帝继位34;拨乱反正34;,接连提拔了诸如刘一璟,韩爌,何宗彦等朝臣,分别对他们委以重任,却依旧将他这位34;东林肱骨34;置之不理。
     久而久之,他本就偏执的内心也产生了一丝病态。
     34;老爷,京师来信..34;
     正当李三才双眼微眯,好似靠在椅子上睡着的时候,蹑手蹑脚的脚步声响起,一名年岁瞧上去与其有些相仿的老仆缓缓行至池塘边,手中还握着一封书信。
     34;讲。34;
     尽管心中困意不断翻涌,但李三才仍是强打精神,将浑浊的眼睛睁开了一条缝,看向自己的老仆。
     实话实说,如今他已是年近七十,精力和记忆早就不如往昔,身体又虚弱的厉害,纵使真的被天子起复回京辅政,只怕也是有心无力。
     但令东林34;众正盈朝34;一直是他的梦想,如今天子信重武人,在垂拱而治的道路上渐行渐远,他实在痛心疾首。
     更何况在家作壁上观多年,他心中也有些不甘,希望能够燃烧身体中残存的热血,照亮大明未来的方向。
     这大明,是朱家的天下,更是读书人的天下。
     历朝历代,无数王侯将相的例子早已证明了,武人只能打天下,不能治理天下。
     陛下,将路走短了呐。
     34;昨日晌午,天子闻听山东乱民暴动震怒,决意御驾亲征。34;
     34;兵部行文已下..34;
     在李三才骤然睁大的双眼中,身穿寻常农闲服饰的老仆语气迟疑的汇报着手中书信的内容,枯瘦的

第393章 御驾亲征?(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