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其亲眼瞧见,宋应星于试卷中针对于农政等诸多细节方面,提出的见解和解决方式之后,瞬间便是激动起来。
为了以防万一,朱由校甚至还将专门负责农政的34;徐光启34;召进内阁,验证这宋应星的观念,以免出现同名同姓的情况。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朱由校虽是34;后世34;的灵魂,但对于当下的农政,其实也是一知半解,反观徐光启这位34;干臣34;,才知晓宋应星这份试卷的34;含金量34;和34;意义34;。
就这样,在他的亲自过问之下,本是有些34;跑题34;的宋应星得以在会试中名列榜首,甚至压过了能文能武,被朱由校给予厚望的卢象升。
因为精神力高度集中,正在奋笔疾书的宋应星完全没有察觉到身旁已是多了几道身影,及至一句赞叹声响起之后,他方才后知后觉的反应了过来。
34;字不错..34;
轻轻拍了拍作势便要起身行礼的宋应星,脸上满是笑意的大明天子转而迈动脚步,朝着后方而去。
此时此刻,登基已有一年有余的朱由校心中竟是升起了一股豪迈之感,大有34;天下英雄尽在我手34;的感慨。
眼前的这群士子们,日后便会成为大明的骨干力量,并作为维系王朝运转的关键因素。
34;皇爷,这边..34;
见朱由校漫无目的,于皇极殿中漫步多时,始终落后其半个身位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心中便是一动,转而轻轻呼喝道,并不动声色的指向一名坐在角落处的士子。
尽管已是时隔多日,但王安仍是清楚的记得,一向沉稳的天子,在听闻有一名叫做34;卢象升34;的士子,同时报名参加了会试和武科之后,究竟有多么激动。
34;哦?34;
见身旁的贴身大伴不断的挤眉弄眼,朱由校先是一愣,旋即便反应了过来,并朝着皇极殿角落而去。
此时在大殿角落,赫然坐着一名面容白皙,身材消瘦,至多也就二十岁的年轻人,与其身旁动辄便三四十岁的考生相比,显得颇有些格格不入。
除了年纪之外,这名年轻人的双臂隐隐约约也与常人不同,身上虽是披着厚厚的长袍,但臂膀上的肌肉仍是高高凸起,令人过目不忘。
望着眼前34;天雄军34;的缔造者,试图力挽狂澜,为大明王朝续命的国之干臣,朱由校本是平稳的呼吸也随之急促起来。
在原本的历史上,随着建州女真于辽东不断壮大,全国各地的农民起义又屡禁不绝,本应为君分忧的朝臣和武将们纷纷生出了异样的心思。
其中有人34;卖主求荣34;,有人拥兵自重,但也有为即将崩塌的王朝赴汤蹈火。
而眼前的卢象升,便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
但与历史上的34;寡不敌众34;,被迫以身殉国所不同,朱由校自信这一世,卢象升必能将其胸中抱负展现的淋漓尽致。
毕竟今日过后,眼前的卢象升便会拥有一个新的身份。
天子门生。
喜欢。
第362章 天子门生(上)[2/2页]